• 3

(更新裕隆說明)裕隆將再導入中國汽車?旗下子公司更名引人聯想

期待能引進星越L HiP
內裝配備不要偷
直接頂規,不要再等級了
中國車進來是好事,多元競爭。
企業的好壞,消費者自在人心,必有汰弱換強道理。

重點是TNCAP台灣的測試進度可以再快一點嗎?
牙醫系吧 wrote:
https://au...(恕刪)

太好了,大陸電動車快進來,打垮那些廉質高價美日車...
台塑當初說要蓋年產 30 萬輛的汽車工廠在哪裡?

頻果十年汽車夢現在汽車在哪?

美國 Rivian 虧損連連. Canoo訂單數千輛, 交車好像只有12輛 (三輛NASA, 三輛Oklahoma 州政府, 六輛美國郵局,) 剛剛股票逆向分割 23 股 換 1 股 繼續下跌

美國1900 年有3000家車廠, 經濟大蕭條後剩8家. 現在剩幾家? 特斯拉沒有美國政府補助每輛7000鎂活得下去?

澳洲:
全球巨頭三菱、福特和豐田在 2004 年至 2017 年間的不同時間關閉了其在澳洲各地生產工廠的燈光。最後的打擊發生在2017 年,通用汽車霍頓( GM Holden) 在當地生產汽車100 年後關門歇業。

澳洲汽車市場的消亡被歸咎於以下因素:

製造和勞動成本高。
小市場中美元通膨率上升。

澳洲人開始青睞日本、韓國和泰國的進口SUV和引擎排氣量較低的小型車。

很難理解 2004 年霍頓工廠生產了 165,000 輛汽車。然而,2016 年福特、霍頓和豐田合計僅售出了 87,000 輛本地製造的汽車。令人震驚吧?

澳洲試圖盡可能地迴避現實。政府花費巨資來平衡汽車製造商的帳目:霍頓在 2001 年至 2012 年間獲得了 18 億澳元的補貼和補助金;據報道,福特和豐田各收了 10 億美元。這還不夠。利潤微薄且稀有,虧損龐大且司空見慣。2013年福特倒閉,霍頓和豐田的生存更加艱困;由於製造商太少,設備和供應商的成本就會上升

台灣汽車工業是不爭氣, 但汽車廠及廠牌有這麽好做, 鍵盤手, 嘴砲們自己開一家
小米尼

網路世界都是嘴砲啊,謠言以偏蓋全的Youtube影片一大堆啊,某些人很愛啊

2024-04-12 11:09
ching19690922 wrote:
柴油車、汽油車、電動...(恕刪)
還在用油電車跟電油車來分類叫精確就很好笑。

增程算油電還是電油?

留言區更好笑,氫燃料電池車在大陸就是新能源範圍內啊,原來不知道喔?

有些人更不知道新能源這個分類是產業、政策高度整合的必然結果。

特定市場產品、意識落後還不自知,哎。
ching19690922

就事論事,「新」能源車的用詞與「新」冠病毒的用詞命名邏輯與心態都一樣的。背後反映的都是口國崛起、唯我獨尊、無視他人,目無規則!

2024-04-10 1:49
kira7887

ching19690922語無倫次。所以台灣人用國語/閩南語來描述的東西,美國人描述方式不一樣,就是美國妄自尊大、不守規則?

2024-04-10 2:06
HYBRID 分並聯 和串聯 . 通俗說法
油電車 : toyota 並聯 HYBRID , 汽油引擎為主
電油車 : 類似 epower 增程. 電力為主 , 汽油引擎是發電機

通俗說法 , 沒絕對定義吧 .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