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家新的創新公司資本不大,當政府在補助產業的時候當然會做風險評估
換做你是補助的委員好了,你補助會給一個新創企業資本10E的公司,還是給既有產業資本200E以上的公司+市值千E的電子代工大廠。
但大家別忘記台灣還有一家國瑞汽車,再搭配它的代理商和泰汽車
市值現在碾壓裕隆車,慎至讓人看不到它的車尾燈
政府給和泰汽車的製程跟民眾購車補助,領的不知道是欲隆多少倍!
欲隆的電動車開發確實有帶動周邊相關產業升級!
想知道的人自己去研究
第二點
稅務的問題,為什麼不降汽車的貨物稅,這就像為什麼牌照稅不隨汽油徵收
1.找不到替代稅收來源
2.找到之後"每年"能有穩定的稅收嗎?
今天換我執政我當然不會調整讓自己稅收降低的事
事情不要只看一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