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喜歡開歐系車的朋友們,大概還有10來年的光景。

歐洲市場新制,受影響的不只是歐洲車吧
全球包含日本想把車賣到歐洲都會受影響
或許歐洲市場以外還會保留一些油車,但型號應該會減少
出門要排隊充電......
家裡有充電設施的電動汽車車主應該會說,我出門沒有排隊充電的經驗。很方便啊!怎麼會有網友說的充電問題。

廢話!!!你在家或公司都充飽電了。他們永遠無法體會家裡和公司沒有充電設施的車主在意的細節。
像極了富人和窮人的對比......
fonX wrote:
2035年要汽車零碳...(恕刪)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現在的高速公路沿線休息站若有股票上市。。。會不會賺飽飽?
南仁湖? 統一超?
未來,電動車越來越普遍,用路人待在休息站的時間與車次都將大幅上升~~為了等充電。

現有的休息站胃納量肯定嚴重不足
BlueSky5230

前幾天才有網友抱怨休息站停車位少而已,可以想像部分車主群開始要求依電池剩餘量來決定充電優先順序。例如70%(公德心)禮讓60%,不然會被公審。

2023-05-05 8:51
仔細想想,其實時間更長。為什麼?
其一、各國政府訂定的時限稱為【販售燃油車】,並不是【行駛】,差別在哪?是燃油新車買不到,但是之前買的車還是可以使用。
其二、一輛車若品質、保養良好,開十年大概不成問題?所以若在最後販售期限前買車,又可再開十年,除非法令有修改
fonX
fonX 樓主

其實我的意思是說,他們也許不生產歐系燃油車,所以我們歐系車會面臨只有電動車的選項

2023-05-05 10:25
joe185

fonX 燃油車會移往東南亞國家生產,例如BMW

2023-05-05 12:08
路人39 wrote:
一般不能接受電動車的...(恕刪)

我對歐洲車印象不好 之前朋友開狗夫
雖然車沒啥大毛病 但是內裝很有事
屋頂塌了 按鈕糊了 門飾板黏了
都是在第8年開始朋友也是愛車都去換新跟整修
開了十年後他還是換車了 他怕後面越來越多東西要整修
所以建議要開很久的10年20年的人要先做好心理建設
可能歐洲人愛環保吧 我自己本田也遇過9代喜美門飾板黏了
問業務就淡淡一句 環保漆很正常
小人族我必黑單,機車族不黑只懟。
諸葛小花

cougar2015 內裝崩壞時間真的太短了 我這台喜美今年第10年了除了上次環保漆門飾更換在來也沒遇到問題 我朋友的狗夫也是只有維修內裝...

2023-05-05 13:37
cougar2015

台灣本田跟南陽分開後,全垮。喜美在台灣是一代紅到6代,5代最紅也最被罵也是造成死亡第一名。

2023-05-05 13:52
電動車車重,日後電池衰退,充電的次數一定會增加,真是浪費時間。
全世界任何政策的推行,背後都有龐大的利益存在。
應該說 趁還有歐系純燃油車沒上輕油電之前趕緊買
大家對電動車還在懷疑的,去看一下這2年那一家車商還在推新的引擎的?我2014年離開通用的時候,通用已經停止所有新引擎的研發,變速箱到了10速也已經到天花板了,2020年開始這個世界基本沒有太多新的開放費用進到引擎+變速箱,剩下的少量開發資源就是維持生產,以及針對各國排放法規所進行的微調。大家可能不知道,每年這些國際大廠,為了讓自己的引擎能進到各種不同排放法規的國家要進行大量開發工作,到了電動車時代,完全就沒有這件事情了!

你現在看到新車用的引擎,基本上都是2020年就已經開始研發,或者已經開發完成的產品,沒有那一家車企傻到還要花錢在內燃機上面,所以所謂的10年,你在2030年買到的內燃機產品,跟你現在買到的,不會有太大差距,回想我這20年的汽車產業生涯,2003年是Toyota的vvt-i大行其道,一個在油耗性能找到平衡的普及化科技,2006年是VW的turbo直噴+DSG,渦輪增壓不再是性能車代名詞,全新構造的雙離合變速箱問世,2010年變速箱全面升級到6AT以上,同時混動開始變成主流,15年8AT開始普及,2020年內燃機科技基本結束,全部往電動化靠攏,即使有內燃機,也不一定是主要動力來源,而且以上的科技進化基本全被排放法規逼著走,當年VW的渦輪就是被歐3給逼出來的,不是排放法規要求足夠嚴格,車商也不會如此大力投資的。

現在到了電動車,技術門檻大幅降低,而且針對3電系統,根本不需要什麼法規,電動車本身就沒有污染,要限制的反而是在製造端的製造排放,但去糾結這一點,就好像叫台積電不要用電一樣.....

我不想再討論什麼充電很困難、加油很方便這種話題了,就去看還有什麼新內燃機科技問世,就知道這玩意還能撐多久了....
fonX wrote:
2035年要汽車零碳排!Ionity加速佈局充電網

BMW集團、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現代汽車集團(包括起亞汽車)、賓士(Mercedes-Benz AG)以及福斯集團(包括奧迪、保時捷)與美國的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共同投資7億歐元,以加速推動歐洲電動車(EV)充電網路的擴張。

很好啊


台灣地小,短時間內絕不可能跟上這種政策,根本很難有那麼多地方設充電站,家裡設充電樁的還是要擔心出去玩很難排到充電樁....或許之後電池技術更進步,續航力可以一次行駛上千公里。


多的是地方可以設充電樁啊

充電樁又不是加油機 基本上停車場每個停車位都可以裝充電樁



我喜歡開歐系車的朋友,我最近跟他說...你沒辦法接受電動車(因為上述問題)..那你這幾年快換最後的歐系燃油車..2035之後要碼接受歐系電動車...要碼就是日韓或是國產車..如果日韓跟也跟上時辰...那真的GG了。

人家比較聰明的,可能已經趁現在價格還不錯,把油車都賣掉了 改入手iX, EQS, Taycan了

再晚個幾年 等歐系總代理都只有進純電的時候 你的二手歐系油車大概貼錢都沒人想買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