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就來了,為何系統反而能判別移動中的物品,因為系統能利用不動的訊號,進行反向比對分離出來,道理如跑動中的兔子,比不跑的兔子,更容易被您發現。
別懷疑!
那怕是機場花費鉅資的雷達系統,也需要飛機上的答詢機輔助,機場的雷達才能迅速的,得到完整的位置/高度/航向/我是誰..等資訊,更何況是在地面上跑的車子,耗時幾秒只能等死(車速100時,每秒移動28公尺,安全車距拉到50公尺時,對於移動物品僅1.7秒反應時間,對於靜止物品僅0.3秒反應時間)。
0.3秒怎來的,(50公尺-40公尺剎車距離)/28公尺
別懷疑!
花費巨資的機場雷達系統,已因機師誤關機上的答詢機,或機上高度計設定錯誤等,而出包摔機撞機撞山,您會覺得車上幾萬幾十萬的系統,能與航空業的系統比?
小知識有錯請修正:
一般機場雷達都是平面雷達,甚至是假雷達(一種答詢式雷達,完全依賴答詢器,小機場都用這個),所以:
1.它無法獲得飛機的高度,高度是雷達電波射到飛機時,飛機上的答詢機告訴機場雷達的,而這個高度計是需要當地氣壓修正,機長需與塔台聯絡得到數據後,手動輸入修正的,輸入錯誤摔機案例...
2.機場雷達轉圈圈非常的慢,而最少要掃描2次以上,運氣倒楣掃個7~8圈也抓不到數據,才能獲得航向與航速數據,所以航向與航速數據,也是雷達電波射到飛機時,飛機上的答詢機告訴機場雷達的,而當機上答詢機故障或關閉,摔機撞機案例...
3.機場雷達無法判別飛機是誰,飛機是誰也是雷達電波射到飛機時,飛機上的答詢機告訴機場雷達的,而飛機是誰是飛機駕駛輸入編號的,而這個編號會依航管的需求,邊飛邊改,而編號輸入錯誤摔機撞機案例...
輔助系統,又有個大問題,出包時誰負責任?
依飛機為例,也是駕駛,如飛行系統因故異常,駕駛要立刻發現,左邊的那一套不可靠,要切換至右邊的那一套啊,波音737MAX的案例,要不是波音隱瞞系統,隱瞞系統修正能力,也沒讓這新飛機需要強制重新上課....等,摔掉的飛機,其實是可以把責任推給駕駛....異常就關掉啊。
我家小妞蛀牙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