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2008 wrote:
TESLA 75KW , 現在快充 250~350KW , 充電電壓拉到 850~1KV 高壓, 電流也不小 . 除非都改AC 220V 慢充
你都說"TESLA 75KW , 現在快充 250~350KW , 充電電壓拉到 850~1KV 高壓, 電流也不小",
代表快充設置在家用的費用.體積夭壽高,常規用電量比率夭壽低,
故,
快充自然只存在快充專站(除非是土豪),
家用自然是 慢充!!
話說台灣通勤來往大概30公里(6度電),以滿電60度而言只有區區10%,
以1KW慢慢慢慢充............不過是6小時,
快充?
土豪任性?!
qq1615x wrote:
台電為何"不建議"家...(恕刪)
沒你說的那麼誇張
上個月才跟台電申請
大樓,每戶是75A
台電回覆以下
因家中表後75安培供應日常用電需求若另加設一組電動車充電座需將充電電流降載為24安培5.28kw才不會造成同時用電的負荷
所以就是會被限制成最高只能用24mA充電,而家庭慢充最高是32mA又因為我愛車且要省錢,所以充電只會設定16mA而且晚上睡覺才充,這樣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啊
而且你的文章有故意誤導之嫌,跳電只會跳你那一戶,不會所有戶都跳。
然後你可能會說,不是所有社區都這樣,當然,那是你社區的問題,沒條件的,就是比有條件的差,會反應在這房價上,同個路段,一個能裝,一個不能裝,到時候轉手,哪間可以賣的比較高,很簡單的問題。
你可能現在很開心,哇,裝充電樁好難,電動車發展不起來了,可你有沒有想過,為啥有些大樓可以裝,你的大樓不能裝,以後房價會怎樣個崩法,你要轉手,發現周圍的大樓的可以裝,你轉不出去怎麼辦?

每戶可分得的電就是 (變電器數量 * 變電器能力)/ 戶數
雖然台電允許每戶表後開關可以用到75A, 但是估算過不會所有住戶一次都用好用滿,所以給的 (變電器數量 * 變電器能力)是大幅小於 戶數 * 75A的
但是現在住戶用電需求開始增加, IH爐, 冷暖氣, 電熱水器, 充電樁都來了, 台電原本預估的每戶常態用電量已經低於現在, 所以需要因應一下
從以上供電可得知, 要持續保持供給與需求平衡, 不是增加供給, 就是要縮減需求
而要增加大樓供電量, 可以選擇
1. 增加變電器數量
2. 增加便電器能力
2021年看看這個建築公師公會的函, 原本台電一個增加供電需求的方案是增加變電器的數量
配電室有多少空間, 就只能放多少座變電器, 因此台電有增加變電室空間的想法. 就是當用電需求增加了, 台電也多放變電器來提高電力供給. 簡單說, 台電因應增加銷售需求, 所以來投入成本, 很符合商業道理

看看小於等於20個車位的, 只需要再討論
20個車位以上, 就要增加10平方公尺的配電室面積,
每100個車位就再需要 增加10平方公尺的配電室面積

但是後續不知如何... 變成先推行EMS系統, 也就是說, 台電不增加電源供應, 由EMS 來降低用戶的用電尖峰需求.
問題是, 增加需求的是用戶, 然後EMS系統也是需由用戶負擔. 台電只需要做作新規定, 結果用戶提高需求, 還需要自己花錢抑制自己的需求?! 享受多點的銷售, 但是卻不願意投入經營成本?
我要用電, 然後我要自己花錢買貴貴的設備來限制我可以用多少電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