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回答一下1.交通號誌連線需要連線終端控制、連線費用及號誌中控中心,營運費用很高,尤其是號誌多寡與營運費用成指數增加2.號誌連動就較簡單,只要對準時間調整秒數就可以,號誌多寡與營運費用成正比所以大部分的號誌都採用連動,在主幹道實施。實施前需要統計各路口各車種的流量,行人/機踏車/小車/大車X直行/左轉/右轉,如多路口更為複雜,再來需要對各路口運動行為簡化(減少左轉),以上需要的先前統計成本相當高,且需要定期修正,最後運行結果滿意度很難達到7成以上,最終會因為運算問題無法繼續下去,對主持號誌營運的交通主管單位很吃力不討好最終不如各路口獨力運作,號誌營運費用最低,政治風險最少
衛服部:青少年自殺案例多是因為台灣高樓多經濟部:台灣汽機車品質比不上進口車?沒關係,我們把進口車的課稅提高到50%以上,讓大家買不起,這樣台灣汽機車就有人要買了!交通部:車禍多? 沒關係,我們把紅燈加長加多,讓大家都卡在路上,就不會有車禍了!別的國家政府只是貪汙台灣政府不但貪汙,還蠢。
在樓主這向,你認為沒有連動,但是在別人來看,也許他左轉後是綠燈....他有連動!交通號誌的設定是很複雜的,需要考量的東西很多也很複雜多變。最終解決之道只有"特斯拉般的自動駕駛"+"車聯網"+"號誌聯網"首先排除人為亂亂的控制車輛 (要走不走、龜車、最內線突然右轉....)其次各式車輛都連線確知彼此動向再來AI計算合理車速、紅綠燈、前進方向如此才能解決塞車問題
一次一整排看過去同時全是綠燈,或是同時全是紅燈,影片上看起來很漂亮,但現實是,反而讓你沒辦法一路綠燈直直走每一支紅綠燈,讓它相差一定秒數,你只要不超速穩穩前進,才有機會一路綠燈直直走,而不是走了幾個路口後,秒數用完,只能接著等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