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Kessel wrote:
還是要回歸擾寧的問題(恕刪)
關於限速問題,先來討論道路設計,畢竟道路設計理論上大幅度影響車子能運行的車速。
而首先,在一般道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上,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對於機車(含重機),有特別設計。
所有道路設計都是按照小客車、貨車、大貨車、聯結車等去設計。
所以,彎幅、寬度等都是按小客車等設計,對於機車而言這些設計都是冗餘的
所以?撇除單純直線道路,機車在彎道上行駛效率會比小客車高不少,這點我相信很多人在北宜影片上看到吧?
不少機車都能在80、90甚至破百下進行過彎,但這小客車顯然是"做不到"
而這部分在模擬北宜公路就能明確知道,小客車平均車速會落在50上下(大貨車之類就別提),而機車普遍60之上。
如果以大家愛用的PR85來說,那理論上應該是限速到55~60。因為全台灣1400萬機車、汽車不過才800萬。
按人數壓制來說任何"限速"都會往機車那邊靠攏....
但,其實這樣也沒差。
而重點在於,請問。
當汽車根本沒辦法55-60開過時候,他只能用他最極限50開過道路時....
而後面緊跟著可以60騎過的機車,請問,他會如何選擇?
而這就是一個重點所在。
一堆人認為提高限速就能解決烏龜車,而烏龜車之所以是烏龜車,就是因為他不敢、不想、或者其他因素就是做不到,並且法規沒辦法針對一般道路要求所有用路人必須行駛於多少時速以上
當遇到烏龜車時候,你會怎做?
這就是事故風險點。
而大家很愛拿的日本比,日本人是選擇默默跟在對方屁股後面,等安全時機再進行超車。
但,在台灣呢?您可以多思考台灣人會怎樣去做?
道路事故中莫過於就是,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保持安全距離、不當超車,這些事故主因。
而這個"只是針對你遇到烏龜車選擇的風險點"去討論。
這邊要提一下,那套道路模擬的,事實上是針對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的上下坡、彎道的運行模擬,也就是他是針對封閉道路模擬工作乘載量,但回歸到北宜公路,北宜公路本質上不是封閉道路,路邊偶爾有些店家、有些岔路,在一般國外甚至日本來說,遇到這種無號誌岔路是要放慢行駛
但你在回顧一下台灣風格~
遇到岔路?哪會放慢行駛,更別說出現"停"、"慢",根本沒人在停沒人在慢,再加上
方向燈愛打不打,不然打了不轉,甚至打了轉另一邊(方向燈其實對於後車來說是非常重要指示工具)
再加上緊迫丁車,毫無安全距離的車距
請問......真的去做一個實際自由速率統計,這些數據是真的可以用的嗎?
當你的車速是建立在違規下而產生的,那這車速就不該被參考被使用。
這是索羅門曲線搭配自由速率最重要的規定。
探討限速是否合理?先看看駕駛人是否遵守其他交通規則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