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筆戰,請不要炮我,
我既不是要說美國比較好、也不是要說台灣的用路觀念比較差歐。
在美國考駕照的時候,美佬有提到開高速重要的是follow the flow(跟著流速)。
這想法可以有畫面,把高速3-4線道想成一個流量大的水管,水即是車。
1. 大家都跟著流速,順暢好開。<==這是最理想狀態,也請大家都試試。
2. 當水管流速110順暢時,碰上前方一個100的相對慢速(沒有違規、應被尊重)的慢車時,整個車流從第一台開始陸續煞車減速...
3. 整個流速被逐步減速打亂後,第8車就會煞到80而不耐煩開始變換車道...。
4. 前面那位100穩定行駛的車,一定不明白為何我乖乖開100,後邊逐漸跟上的110車流,最後變成要煞到80...
我描繪的畫面到這裡結束。以下幾個論點:
I. 老美的follow the flow確實是行車文化100年的老司機心法,簡單三個字但是需要有點"駕駛底蘊"的各位體會。
II. 台灣用路環境的複雜,100%是個人"自己認定的安全駕駛"而造就出來的,
III. 在一個要擔負城際運量,高流速的水管中,"避免衝突"是安全之道。衝突點、衝突瞬間包括:煞車、變換車道等。不是每個駕駛人都能完美的"煞車、打燈、另一線減速避讓、順利換線、加速跟上..."這麼一氣呵成。很多衝突就是這樣造成的。
希望大家有空想想,幫助台灣行車更安全順暢。
(如果無法follow the flow,談何順暢呢,如果不順暢、就會開始製造更多的衝突點...)
謝謝大家,祝大家和氣開車,一路平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