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電動車講環保是不是假議題?

太陽能發電也是假議題

把太陽吸到越熱 最後爆炸變成兩顆太陽 在變四顆 在變 十六顆

跨父出現了~~~開始追太陽~~~

不! 是跨下褲出現了!開始流行 跨下褲!
pesho wrote:
來跟各位討論一下,感(恕刪)


人生在世短短幾年走一回
能嘗試的就去嘗試,不用想太多了
買過:NA車款/柴油渦輪/汽油渦輪/油電車款
下一次購買:PHV車款/純電車款
路上太多廠牌車型車款
其實也都是趨勢了......................
所以這幾年才會出現新冠病毒阿~地球媽媽受不了了!!放出古代病毒來自保
人類才是最毒的!!!!
新事物出現,總是會有很多質疑聲浪,這個倒是可以理解,但質疑電動車跟環保這件事,我覺得是有點奇怪的。

1. 最常出現的質疑聲音是,電動車的電也是燒煤來的!
這個絕對正確,但我好奇的是,如果沒有電動車,這個煤是可以不用燒嗎?所以繼續使用汽油車,就只燒油,不燒煤?
大家想像一下,如果在大型商場的地下車庫裡,停放的全是電動車,這個地下車庫的空氣是會變好還是變壞?
以台灣都是火力發電,電動車的確用了大量煤炭、天然氣,但路上跑的電動車都是零排放,對環境是更好還是更差?
2. 電動車生產過程污染很大!電是燒煤來的,污染也很大!
這個也是正確的!但難道油是跟水一樣,地上挖個洞,油就會浮上來,然後可以直接用的?油不需要開採?不需要精煉?不需要運輸?這些過程既沒有碳足跡也沒有污染?

在探討電動車製造、使用、回收的大議題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汽油車也要面對這個流程的,區別在於燃油車已經存在這個世界超過1世紀,是目前少數僅存的百年工業,所有配套設施都已經成熟了,電動車這個產品雖然存在這個世界上也很久了,但是整個產業的發展也就這10年的時間,很多還要追上燃油車,但這個速度會很快,不會再用一個世紀的時間去把整個配套建立起來,我認為最多最多,就是5年的時間,目前全世界電動車的保有量才剛過千萬級,但到億級的保有量也就這幾年的時間了
simonni

沒電動車跟有電動車,燒煤的量會一樣嗎?電動車銷售量創新高是好事嗎?沒表示台灣更缺電嗎?

2021-11-06 7:52
pesho wrote:
我可沒說台灣只適合燃(恕刪)


你這說法,我無法理解
講究一個議題,它不是0和1的事
它不是一個買賣交易只有要或不要,是一個變遷,是一個事情發酵過程與趨勢,最終達到定型
你的標題打著"電動車講環保是不是假議題"
我並不認為,你是要探討一個當下的現況
因為科技變化,環境變遷,動輒牽動20 30年,甚至一個世紀
所以就連電動車普及率比台灣高出許多的歐美,也是只敢喊喊2030碳峰值,2050碳中和
如果你想強調是當下,那甚麼環保議題都是假議題,因為我不相信現今世上有甚麼科技
可以瞬間讓汙染不見,而這科技都不會產生任何汙染
如何讓汙染減少>汙染製造,這不就是電動出來的方向與動機,當然你要牽扯背後利益
那這世上甚麼議題都與利益有關,沒利益的東西你做嗎? 我是不會做,因為我不是佛祖也不像耶穌
所以科技的發展本身就同時具有效益也充斥利益,但不代表它不會帶來正面效益

一期 : 當世界20%的電動車,80%的燃油車時 --> 汙染狀態不減反增,因為燃油的減少,遠不及為了額外生產電動帶來的汙染
二期 : 當世界50%的電動車,50%的燃油車時 --> 汙染狀態達到巔峰,因為同時要兼具兩者的平衡,且電動的需求也達到50%,電動造成的耗電存在,同時燃油的設備依然存在,所以無法全面淘汰燃油的周邊設施,這時是最難熬的過渡期
三期 : 當世界80%的電動車,20%的燃油車時 --> 汙染狀態漸減,因為燃油的減少,供應油的生產鏈與內燃機造成的汙染日趨減少,全球的周邊設施轉型為充電站非加油站,這時汙染減少>汙染製造
四期 : 當世界100%的電動車 --> 發電廠,電池製造廠,回收電池的總汙染可被集中管理,甚至有技術可以轉變部分汙染殘渣為可再生資源,挖油產業轉變為發電產業,製造內燃機產業轉變為製造電池,加油站轉變為充電站,路上也不再有移動式碳排放

也許全球包含台灣還在一期的道路上,但若碳排放可從滿街跑轉變為集中排放跟管理,我相信是利大於弊

至於你說電都不夠,就像上面的一期二期一樣,本來過渡時期,當同樣的發電資源,要同時滿足A跟B,就會產出多餘消耗,但如果有天A不見了只剩B,而B整體產業鍊需要的電小於A的產業鏈時,他就是成功的轉型
simonni

發電廠,電池製造廠,回收電池的總汙染可被集中管理,放屁!不製作電池就不用集中管理,燒煤的電廠沒一個是乾淨的,集中管理燒煤電廠就乾淨了?胡說八道

2021-11-06 8:04
恩...老實說我非常的支持那些反電動車普及化的人,
不管怎麼說台灣缺電是事實,如果電動車全面普及後,用電需求應該很難滿足。

還是需要大力反電動車的人全力反對,這樣我才能有舒適的用車條件
全力反對電動車普及化。
高雄苦瓜 wrote:
假議題?你知道怎麼把(恕刪)

都沒人問過到底一台車充飽要幾度電?能不能用科學點的方法來討論事情? 要是充滿一台車的電量是一般家庭一個月 的電量,那請問一下在未來假設上百萬輛的電車在路上跑時,你說的離峰電量真的能解決問題?不要告訴我說所有的火力發電廠要延長發電時間來支撐所謂的離峰電力需求。
coolgg

Model Y標準續航版,月行駛1000km,家用電樁充電量143.96度電。月家庭用電562度

2021-11-05 16:59
看看充電樁的數量…
政府的態度決定推動的速度
反核能用綠能增加火力發電比例?
嗯,我繼續開油車就好
電動車要環保的話,綠電、乾淨電的占比要像德國那樣高才行。
以台灣還是火力發電為主來看,我覺得台灣這環境現階段最環保的還是油電啦
其實可插電的油電才是最棒的,台灣比較早推出的像是TOYOTA的PRIUS PHV
pesho wrote:
來跟各位討論一下,感(恕刪)


只有自己荷包問題
如果環保要多花錢那算了吧
太多以環保來騙錢的廠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