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 QOO wrote:台灣汽車工業存亡重要嗎 瑞士、新加坡、挪威、加拿大數十個國家沒有自有品牌汽車工業, 亡了嗎? 瑞典兩個百年車廠不是滅亡就是賣給別人,國家亡了嗎? 因為有過扶不起的阿斗,就一定要找到扶得起的阿斗?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台積電能有今天. 全是全球化的關係.台灣所有產業 不只是汽車產業的未來就是把逆全球化的民進黨踢出歷史舞台.加入全球化大軍才是台灣未來的唯一出路 全球化已是過去式,世界大國已都體會到全球化的風險小國只能選邊站,未來比較像是半球化的世界.台積電為何要到美日歐設廠? 就是世界列強要去全球化,當你有東西要依賴他國,而且那個他國正式你潛在的敵人,你就是尋死路.還敢跟陸資合作在台建廠汽車?到時零件還不是全都大陸進口,隨時都可讓你全台灣的車子不能動.不要以為和陸資合作在台建廠汽車,車價就會多便宜,看看Tobe在中國賣多少錢,到台灣"國產"後賣多少錢?情願跟歐美日韓進口電動車,也不要夢想跟陸資合作在台建廠汽車的夢,這就好像要靠陸客提振觀光一樣,隨時掐死你.
銷售量影響著產業規模!!即時你看到目前很多陸企做的新能源車~~但不是每一家都成功的~~很多虧空的!!如之前鴻海投資的拜騰~~表面好看的多過於實際有料的~~跟陸資合作的車廠無非就是要賣內地的商業結盟看看雙B跟德製就是有差~~影片就自己上網找吧!!
小公司跟大公司合作就跟小弟拜大哥一樣。除了考慮大哥會不會贏還要考慮大哥的個性跟信用。前公司被大集團併入,都嘛是媽媽餓先吃再撒點給小孩吃。領養的小孩連自己的客人都被出賣成全媽媽的客人。想靠人靠集團都是不靠譜的,靠自己賺的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