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連【立法委員】都覺得(道路速限)有問題...

台灣鯛民:跨模啦,哇啊跨嗚哥誒膽家塞掐,
最好路上只有我一台車,愛怎麼開就怎麼開,愛怎麼騎就怎麼騎
理論很美好,實務很殘酷 橫批:有夢最美
台灣交通不單只是車速問題.
而是道路設計 + 道路施工品質及管理 + 紅綠燈管理 + 三寶 + 車速....等等...

道路設計=> 從道路設計 + 標線劃設.... 以台南交通為例, 永康民意代表得意的政績, 永興路連接中山南路. 同一路口接續開通國道一路連通中正路, 原本簡單的T字路口, 3年內變成了複雜的 多叉路口, 或許降低了正強街的交通負載, 便利了南附工後面居民, 但只是把車往中山南路塞(原本單向雙線, 僅變單向單線). 也造成中山南路口危險性. 以及交通違規更多的亂向(直行誤駛左轉車道)...... 設計之初, 應考量涵洞路線增加(把左右停車區打掉) 或如同大灣, 左轉車輛另闢涵洞.

施工品質及管理 => 路面坑坑洞洞. 從阿扁選舉時的文宣, 到現在各縣市政府的路平專案, 時隔20年..還是一樣. 最新新聞的例子. 台江大道車禍事件. 波浪形路面....官員及承辦到現場..看完 只說時速50不會出事....其實這句話道出 官僚文化, (難怪台灣限速30. 20道路一堆...) 台江大道走過的人都知道. 路寬至少30米起...車又少, 但看似平坦, 但實際上車仿如避震器測試場地, ..除台江. 其它路不平就算了. 東挖西挖. 違規看板擋視線一堆...

紅綠燈管理 => 綠燈卻動不了. 因為前一路口還是紅燈.....常有的事, 打1999申訴了...但處理後只回覆你的是支線. 前另有主幹線交通考量. 但實際再走了主幹線. 同樣的狀況....我只能說這些要多路口連動計算..且要動腦的路口, 給公家單位永遠無解. 舉例來說南科新港社大道.

三寶 => 不只馬路三寶....管理單位三寶(上述已提)....政客三寶(拚命開政治發票)--例如台南市交通已夠糟. 眾人皆知台南聯外道路小且不足. 但所有建設拚命集中在舊市區, 捷運也不聯外. 連最近吵最熱的IKEA. 官員建議設立點也在交通瀕臨潰堤的雍塞要地, 或許很多人以為北外環會解決問題....我只能說..把河堤狀況搬上橋上而已. 還有北外環最終取決於. 南科段匝道設計問題. 如果下北外環沒疏通, 最後狀況還是跟高雄國1接左營一樣糟..

車速=> 不用說了, 一條速度可 70 通過的路. 限速50. 再有自以為安全駕駛開40在路上.....上面以有人解釋過....經過幾部車後...速度就剩不到30了.....再幾百公尺就停下來了, 然後有人忍不住超了車, 鑽了車. 就違規了, 就車禍了....但沒人檢討過為什麼塞了車, 只罵後面那違規..... 這用最簡單的雪隧 來看現實路面不就對了嗎.. 雪隧有人廣播龜速車...但其它有嗎?

交通....是都市建設的一部份啦...但扯上政治利益(誰關說..就開路.就設立交通號誌..), 扯上不願思考的相關單位....以我長居的台南來說. 溪北腹地一堆. 但建設少之又少, 而舊市區聯外路長年已雍塞無解. 美術館. 史博館...總圖...
雖然對我這舊市區的人來說多了很多福利....但交通....讓我與實際建設的 時間距離 還是很遙遠.....

算了吧.....人生靠自己......
twddhot wrote:
https://goo(恕刪)


美國不是都用英制單位的嗎??
併排停車必檢舉 wrote:
可是立委叫你去吃屎,又有判斷力不會去,真是奇怪...


沒那麼嚴重啦~

現在立委豬公只會叫人民吃萊豬罷了!
bonson0915 wrote:
美國不是都用英制單位(恕刪)

25英里約40公里
45英里約72公里
twddhot wrote:
25英里約40公里
45英里約72公里

怎麼可以用已開發國家的速限打臉樓主呢?
當立委了...不去行使職權監督無能的林假聾...跑來嘴砲...
應該是連“一個”立法委員都知道巴拉巴拉吧~

可是每個立法委員都知道不能假報助理人頭領錢啊~怎麼一堆都在做???

這位立委要不要去問問被超速撞死的受害者家屬??順便問問倒霉撞到自己滑倒重機的駕駛??
建議
1.取消速限
2.取消紅綠燈
3.取消立委
亞洲第一個真正完全自由民主共和國才能實現
tb20046 wrote:
回到主題....身為執政黨的立委


邱顯智不是民進黨的,他是少數幾個比較不偏民進黨的時代力量
柯建銘還批過邱顯智是:時代悲劇!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