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兩岸汽車品牌和產業對比


nihaotw2013 wrote:
臺灣連公車都是外購...(恕刪)

納智捷輸吉利不是正常嗎?一個產業會不會成功有三個因素,時機 政府補貼 國內市場
這三個因素至少要有兩個一個產業或一家公司才會成功
台灣智慧手機和筆電為啥至少做得起來,因為國內市場至少都有超過一百萬個單位,再加上政府補貼和時機(策略)就會成功,例如宏達電有抓到時機,但最後還是缺乏核心技術而失敗,宏碁跟華碩是從筆記本代工做起的
台灣也有公司在搞電動公車,叫:華德動能,也有拿到一些國內標案,祝福它吧
華德 電動巴士訂單到手
華德動能再接電動大巴訂單 年底前交車
台灣汽車市場實在太小,不到50萬輛/年,南韓國內市場至少過百萬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國內汽車市場小於百萬,還能發展汽車業成功的,所以死心吧!

nihaotw2013 wrote:
你這麼說 我感覺...(恕刪)

這跟狼性沒啥關係,純粹是環境問題...台灣沒發展汽車產業的土壤,不用一直糾結在上面
再兇狠的狼,遇到全副武裝的獵人,還是死路一條.....
Hardon666 wrote:
納智捷輸吉利不是正...(恕刪)


我部認爲市場大小沒有決定性作用

印度 印度尼西亞市場很大吧 但是印度 印尼沒有啥品牌

孟加拉人口比日本還多幾千萬 但是一個天上 一個地下

韓國很小 瑞士瑞典很小 但他們的工業品牌都很厲害

nihaotw2013 wrote:
我部認爲市場大小有...(恕刪)

有國內市場是門票.......不保成功,但至少可以拚搏
但連門票都沒的,連拚搏機會都沒...
如果沒市場,那至少請抓住時機跟政府大力補助,汽油車產業已經很成熟,就是大者恆大,台灣這時殺進去就是被別人輾壓而已,浪費時間金錢
台灣拚看看純電車吧....

Hardon666 wrote:
這跟狼性沒啥關係,...(恕刪)



韓國人在閃存等手機產業 上的表現就很有狼性 即使剛開始虧本也要持續投入

沒點狼性是無法做到世界第一的

當你你的產品有足夠競爭力 全世界都是你的市場



nihaotw2013 wrote:
我部認爲市場大小沒...(恕刪)

另外,印度汽車品牌其實在他們國內賣得不錯,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汽车销量速报 印度 2018年
別小看人家,塔塔跟馬璽達比納智捷強不知道幾倍....OTZ

nihaotw2013 wrote:
你這麼說 我感覺...(恕刪)

我倒覺得大陸跟俄羅斯比較像!敢衝敢拼的個性
別忘了赤化的中國受到俄羅斯共產主義的影響
但是俄羅斯對武器比較在行!

Hardon666 wrote:
另外,印度汽車品牌...(恕刪)


印度的塔塔造車水平還處於門外漢水平 未入門

它的汽車品質比 吉利剛做汽車時生產的汽車品質還差

算不上品牌

nihaotw2013 wrote:
韓國人在閃存等手機...(恕刪)

韓國的半導體起源是DRAM,韓國的DRAM產業是美國人扶植起來的,三星的DRAM技術來自美國英特爾,上個世紀的時候日本的DRAM把美國打垮了,所以美國人扶植南韓本日本半導體打垮了,現在日本半導體是什麼慘樣你查一下就知,韓國人就拿DRAM賺到的第一桶金再往下發展其他產業,日本的面板產業也是自己路線錯誤所以才失敗,當初液晶面板還在黎明期時,日本的索尼對自家的映像管技術很有自信,松下跟先鋒是押寶電漿,認為液晶不可能做到大尺寸,只有日本夏普是押寶液晶,但是太遲了,日本的面板製造設備商為了賣設備,就教會台灣跟南韓人做液晶面板,夏普成本太高最後只能賣鴻海
台灣的半導體是從晶圓代工起家的,當時是一種破壞式創新,再加上政府扶植才能成功,有了晶圓廠以後,台灣的IC設計業才能蓬勃發展,順便也養了一堆美國的IC設計公司,高通 博通 英偉達 etc

Hardon666 wrote:
韓國的半導體起源是DRAM...(恕刪)


臺灣的DRAM 面板產業 美國日本技術扶持的也不少 臺灣政府資金投入巨大

還是輸給了韓國 只能說狼性不如韓國人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