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好方法,我說的是除了里程費以外再收交流道費,根據塞車程度來決定費率高低,畢竟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某些交流道的車子太多所以塞成一團,那麼就上下交流道都收費,以價制量。實施以後台北市的高速公路就不塞了,其他縣市往來台北市會更加順暢,不過台北市區內可能會更塞
有些人可能一周或是一個月上一次國道,因為出去玩對他而言,增加收費只是短期負擔,影響不大有些人是依賴國道生活的人,幾乎每天都要在國道上奔馳,例如運輸業對他們而言,增加收費對他們就可能影響到生計了當運輸業成本增加時,相對的又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時又會發現所有商品,日用品,食物...等,又漲價了假設緩解了國道流暢度的問題,卻增加了全民生活負擔請問合適嗎??????
jc165 wrote:純粹是小弟自己的想...(恕刪) 以價制量的做法應該是:全面取消免費里程而且還要加收基本費100另外還要採取差別費率單一里程數越低單價越高單一里程數越高單價越低避免大量短途運輸影響長途運輸還可讓長途運輸得到補償
my185cm wrote:蠻有趣的想法,但是否...(恕刪) 我自已的觀察則是,交流道太多了而且有些匝道buffer跟本不夠只要匝道開始回堵,就會開始塞車!為了解塞車,又多開了幾個匝道匝道位址又喜歡選在煩忙的市區
my185cm wrote:蠻有趣的想法,但是否太專制了些許多老車顧的很好,卻因為這樣被淘汰實在可惜更何況許多人只買的起中古車,養的起一台車的人,叫這些人怎麼辦? 現在台灣的車就是爆炸了如果只是考慮全盤都不得罪的方式 那能影響的數字 個人猜測不會超過10%那台灣的交通少10% 會改善? 個人是不太相信啦 因為量實在太多了所以不出狠招 怎麼可能會改善 那出招一次就影響20%以上 勢必一定有反對聲浪玩骨董車的人當然可以有相對應的方式去應對 例如學日本 提高稅率讓老車養車成本逐年增加至於買中古車省錢的人呢? 5~10年的車 還是可以開5年以上 影響並沒這麼巨大吧還是說有人是專買15年以上的車來省錢的? (應該少數吧 而且15年以上車往往還有部分安全疑慮)那如果因此完全養不起車的人 何不轉大眾運輸或是租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