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yigcat wrote:紅圈地方晚上辨識度非...(恕刪) 提到晚間辨識度非常差這點...我發現台北市與新北市的"背光式交通號誌牌"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入夜之後傳統的交通號誌牌大都只能靠路燈照明實在不清楚,現在這種背光式交通號誌牌在晚上真的是看的超清楚的...這種如同廣告招牌式的交通號誌牌反而比起LED式的還要清楚多了,LED式的還是只做為光信號比較合適...
shinyigcat wrote:紅圈地方晚上辨識度非...(恕刪) 辨識度低是對外地人的說法 (當然設計上是超多腦殘沒錯)其實一條路怎麼使用大多是重複的人所以相信被開單的人多是無視或碰運氣當知道後方固定有條杯杯在開單時 用路人會自動明白有引道......
違法本應不行,但現今許多規定都視仗權勢亂訂規定,然後丟一句請遵守規定不管是不是惡法!像這種規劃起因都是汽機車事故太多!但卻沒有人去思考真因為何,只求便宜行事愚蠢思考認為不讓機車走就沒有事了!其實真因是"汽車下交流道未禮讓幹道先行和上交流道未注意直行機車"!根本不是機車的問題,為何到頭來檢討卻是犧牲機車的路權?因為汽車違規未注意,說為了機車安全不准機車騎?這根本是本末導致的思維也助長汽車越來越不會去注意機車,跟機車共同和平的使用道路!
yoshifumi wrote:違法本應不行,但現今...(恕刪) 不同的(平衡)看法~使用分流引道避免車流交叉,除了有避免車輛碰撞發生的好處,也有增加車流順暢度的好處。對於車流(某些時段)相當大的路段,減少車輛行進動線的交叉,是可以加快車流速度的~就算車輛彼此都會注意及禮讓,但在車輛動線交叉下,為了禮讓彼此的動線,車子行進的速度一定會降低,進而使得交通更加擁塞~更何況還有行車不注意及不彼此禮讓的車輛呢?這些車禍造成都是可以藉由分流而有效減少的。談教育,我覺得是應該要的,但可能緩不濟急;連更嚴重的犯罪問題、社會問題都還沒能完全解決前,這相對小的違規問題,要讓整體的國家教育計劃來做,那就效率更差了,各地方政府能快速改變的就是找出較合適、有效率的做法。談路權,我覺得應該行人是最大的,但為何要將行人限制在人行道上呢? 只要教育好所有車輛駕駛及行人注意好彼此的動線,行人也可以自由的在道路上行走啊?機車少了禁行機車道的路權(並非所有快車道都禁行機車),但汽車同時也少了行駛慢車道及機車專用、機車優先道的路權。在某些的車流分配上,我覺得也算公平。另外,多數道路邊的汽車格都是要收費的,而多數的機車格都是不收費的,加上150cc以下的機車也有牌照或燃料稅的優惠,這點已是對機車族給予相當的保護了~
scwuadela wrote:機車少了禁行機車道的路權(並非所有快車道都禁行機車),但汽車同時也少了行駛慢車道及機車專用、機車優先道的路權。在某些的車流分配上,我覺得也算公平。...(恕刪) 公平? 大大麻煩隨便去統計一下 禁行機車車道的數量跟寬度 跟慢車道跟機車優先道的數量跟寬度 比例有多少? 可能10:1都不止而那個機車專用道 扣掉橋上這種的 一般道路上幾乎沒有過
毅小弟 wrote:小弟今天半夜在台中烏日大肚橋前被警察攔下開單理由是我機車行駛在禁行機車道上可是這條路除了旁邊的慢車道三線道全部禁行機車這樣合理嗎解惑 當然不合理阿而且還是半夜開這條.......早就逾越畫設標線原始精神了解禁 機車開放騎內車道單向二或三車道鬆綁 「還基本路權」【李姿慧╱台北報導】目前二線車道以上的道路內側車道均禁行機車,但常遭機車族抱怨無路可走;公路總局近日發函宣布,省、縣道及該局代管道路,凡是單向為二或三線車道的道路取消內側禁行機車,四線車道則將禁行車道數由內側二個縮減為一個。但新制上路時程仍需視各道路標誌標線修改重劃進度而定。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1024/35387331/試著申訴看看吧~沒人申訴沒人反應,政府就會繼續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