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22301 wrote:
做法就是開放市場 以...(恕刪)
其實台灣的車市已經算是很開放了,
以台灣的車市規模是能夠提供幾家車廠生存?
說真的連養活一家擁有自主品牌、然後單獨研發、生產、營運的車廠都不夠...
個人印象台灣的車廠最多時約有11家吧...
直到目前還存活的有Ford、Mazda/福特六和、Toyota/國瑞、
Nissan、Tobe、Luxgen/裕隆、Mitsubishi/中華、hyundai/南陽、
Honda/台灣本田、奇瑞/勝榮等七家,
這樣還是太多...
曾經倒掉的車廠也不少,
如雷諾/三富、大宇/台朔、標緻、大發/羽田、Suzuki/太子、Opel/國產、Subaru/大慶等等,
而韓國的市場比台灣大..
但車廠好像只有4家的樣子,
再來是民族性的問題..
韓國人蠻挺自家的產品..
而台灣人幾乎不太挺自家的品牌,
舉例來說..裕隆跟中華以前都掛過自有品牌,
但當時自有品牌銷售狀況就是不如後來改掛上原廠Mark....
至於車價主要還是受到貨物稅跟市場規模影響...
產量少每部車分攤的開模成本就是比較高....
P.S.當然有些車商真的賺很大...
Dwing wrote:
當初還不是有三輛賣100萬的?
標緻505?速利303?
中華多利、雷諾Twingo一臺都不到30萬..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