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咖 wrote:
大台北最適合的交通工...(恕刪)
JasonChenTW wrote:所以應該說「機車是大台北跑業務最適合的交通工具」,這樣「之一」就可以省略不用。
這跟本就是職業"機車"駕駛人
不過,這也是建立在「機車不用繳停車費」的前提上,如果將來規定機車一律要停在停車位(格),還要交停車費,那就不一定了。
在台灣,所謂自用交通工具方便好用的說法,往往是建立在隨便停車或是放寬停車規定的做法上。道路原本是用來行車走路用的,應該像血管那樣隨時流通的,頂多可以臨時停車。道路邊上的停車位應該是臨時停車位,收費是為了提高週轉率;可是在台灣,卻變成汽車機車的『臥室』,睡在馬路上。
行人絕無睡在馬路上的,就算是遊民,也懂得找個不妨礙通行的地方棲息,只有汽機車會睡在馬路上。
所以,說「汽、機車是最適合的交通工具」,往往是建立在自私、把隨便當方便的做法上。汽車機車睡在道路上,就像是人體的血管被膽固醇佔用,造成血管硬化堵塞,是不健康的。一個城市如果主要是靠汽車機車解決交通運輸需求,那就會隨時面臨「腦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
人民自以為很聰明,不用自己的私地準備停車位,反而佔用公家道路土地當停車位。結果政府必須徵收更多土地,以闢建更寬的道路,給私有交通工具停車用。擁有私有交通工具太方便了,結果造成私有交通工具太多,更進而造成不管闢建再寬再多的道路,也擁擠不堪的結果,這就是「汽、機車是最適合的交通工具」的背後真相。
G-PLUS wrote:
大台北地區有600萬活動人口,
你覺得有多少人會如此頻繁的在市區移動,
你有這個需求不代表所有人都需要......(恕刪)
如果600萬都搭公眾運輸又是什麼情況? 反正您愛討論就來討論吧!
600萬人上下班搭公眾喔(光台北市應該就超過400萬人以上)!
所以結論是:誰都別想取代誰, 但政府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減少私人載具成長, 如進城費與高停車費還有提高驗車門檻, 另外一點就是燃燒費隨油徵收!
有一位學者好像說過, 700萬輛四輪全換成摩托車也不會比現在更塞!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Terrencesylphy wrote:
機車族對停車費的忍受度比較低,換句說就是「比較care」。
真的假的 , 由那看出來的呢??? , 是有民調顯示 , 還是有作過統計???
事實上 , 台北市有很多地方 , 停機車都要收費的(例南陽街)
而那些格子都有收費 , 但滿之又滿 , 更有許多機車族疾呼收費格太少
反過來看車價 , 汽車動輒數十萬 , 卻在乎那小小的幾十元 , 不知誰比較care呢???
Terrencesylphy wrote:
譬如到巷口的超商、早餐店、文具店、花店、書店、檳榔攤、樂透店買東西、國小接小孩,這些本來可以步行解決的,都容易被機車引誘而捨棄步行。
要是都被機車引誘 , 而捨棄步行 , 那還真不錯
可偏偏是一堆人 "開車" 捨機車不用 , 開車去接小孩 , 開車買麵 , 開車買包子 , 沒車位又併排
不要說沒看過國中小放學時 , 周邊大塞車 , 汽車併三排的樣子阿~~~
更別說像武陵農場車陣綿延數十公里 , 那些人如果都用機車還會塞嗎??
wishleakage wrote:的確有很多小汽車使用者不想繳停車費。南陽街的機車使用者這麼有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欽佩。
反過來看車價 , 汽車動輒數十萬 , 卻在乎那小小的幾十元 , 不知誰比較care呢???
wishleakage wrote:這樣的確就不會塞車了,可是氣溫那麼低,血管容易產生血栓,血管容易塞車。這些人如果搭大眾運輸工具去,才比較有賞花的誠意。真不知道這些人是去賞車吸廢氣還是賞花聞花香,一個風景區如果塞滿交通工具,就一點味道也沒有了。
更別說像武陵農場車陣綿延數十公里 , 那些人如果都用機車還會塞嗎??
wishleakage wrote:被機車引誘,而捨棄小汽車,那才是真不錯。但如果堅持步行,既不騎車也不開車,會更好。
要是都被機車引誘 , 而捨棄步行 , 那還真不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