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一直在鼓勵更換為低底盤公車,
所以更換低底盤公車有補助,
而中國應該是最便宜的,反正有年限問題,
買再好的車年限到了依定得要報廢,
因而大部分業者去採購中國車是可以想像的.
只要通過驗車可以領牌上路,其實產地並不重要.
但是...台北真的需要那麼多低底盤公車嗎?
大概除了有公車專用道的路段比較有用外,
一般道路,有公車會完全靠站嗎?
路邊一堆違停的汽機車不說,
就算沒車,大部分公車司機也會圖方便不靠人行道上下客,
那買低底盤公車能發揮多大用途?
我是覺得台北市公車過剩了,
尤其是有捷運的地方,離峰時間公車一台接一台,
明顯都是空的.
然後在路上橫行霸道,硬擠到最內車道,要靠站再硬擠出來,
不把其他汽機車當一回事.
是不是該學學香港與新加坡來改變公車政策,
鼓勵業者採購中小型公車,
行經社區,讓人可以方便轉乘捷運,
對交通衝擊不會那麼大.
中小型公車可以整車進口日本或歐美車種,
而不是進口底盤來讓車體廠在台灣打造車身,
或是只能購買廉價車種.
另外,也不致影響公車司機生計,
小車可以繞路段更多,需要的司機或許還會增加.
因為身住山坡型住宅就遇到這種問題,
里長一直要求加班,公車業者認為客源不足,
問題是現在一天才三班的小型公車,
叫住戶怎麼有意願搭公車? 幾乎可以說是等不到,
不會開車的叫計程車去捷運站也是起跳價頂多跳一次而已,
會騎車開車的還是自己騎車開車比較方便省事.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