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關於高速公路內線到底.....

sharkmegane wrote:
總算收到你正面的回應...(恕刪)



開車不要只看法律,要想想一些開車基本原則。為什麼行車要靠右? 不要靠左? 這個原則不是隨便設定的,因為駕駛坐在左邊,所以左邊有任何狀況,你的眼角餘光是看得到的,相對的,右邊的狀況是不清楚的。所以想像你開在內線,理論上你左邊是不會有車的,但右邊來的車會很多,真的有任何狀況,你會反應不過來。相反地,如果你開在外線,理論上你右邊不會有車的,所以你的注意力只要專注在前方跟眼角餘光看左方,開車的穩定感跟安全感大增。這就是為什麼在歐洲國家開車,只要右側有空檔,就永遠往右開。

另外一個重要原則是跟上車流,任何一台車如果有逛大街的心態,慢慢開那就表示這台車可以封鎖一段高速公路,那就容易造成危險。試想如果平均車流在110km跑,突然中線有一車只開80-85,理論上合法。但那會造成多少車需要高速變換車道,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駕駛要做的就是盡力跟上前車,跟上大部隊的車速,不要一直在乎速限的問題。

台灣的官員不想從根源上從法規從駕駛訓練解決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本來法律架構是有超車道,但因為車流多,亂開的駕駛又多,所以官員就加上一個內側允許行車的條文,這樣不用去大改法律架構,算是投機取巧的方法。我們的交通官員真的是很有問題。
sharkmegane wrote:
感謝大夥熱情的回覆+.
至於那些認為內線只能超車用,超完車就該死的給我滾回中線吧.....要超車就讓他們吧,不要管你是不是最高速限(不是妳說是就是)他是不是超速(不是你可以認定的),讓他吧;人家也許有急事,而且內線本來就是超車道啊
..(恕刪)

內線只能超車用?? 您的說法很奇怪 ? 如同質疑 "綠燈為何只有一個方向?"
另一方也能通行????
在一定時空下,路權只能歸屬於一方
這只是"紅燈停綠燈行"的概念而已, 綠燈為何只有一個方向, 如果四方都是綠燈就撞在一起了! 而紅綠燈會轉換方向 ? 不是永遠綠燈 !
而超車道 非如身份不會變的 "公車道" 機車道, 高承載車道, 是如同紅綠燈不斷變化輪替, 會比中線快取得路權(綠燈), 不會比中線快/併駛/前方55m無車可超 , 都是喪失路權(紅燈) !

道路是公用! 法律會分配那些車去使用那一個車道 ! 如同 路口燈號, 先分配綠燈那個方向通行, 之後轉換另一個方向通行。
同樣,超車者被法律分配行駛內側車道 ! 不是永久超車 , 無中線車可超就喪失路權了! 超車結束,路權喪失, 如同轉換紅燈亮起一樣 !

超車道是輪替使用 , 輪到誰超越中線車, 誰就進去使用
路權來自於法規 , 就是依據法律, 只要您真的去 條文 , 白紙黑字 , 就不會有誤解
依法, 其車道之使用....應依設置之交通標誌
下面又是充滿誤解,也就是沒有依照法規
已經塞車了,內線道不用能嗎?
但是路權範圍只有 55m 長的車道, 因為道路是公用, 55m外的車道是法律分配給其它車使用, 每台車都只有55m,並不是路隊長有特權可以例外!並非路隊長佔住車道獨享55m外所有的車道,不讓它人使用?
都完全沒車,內線道不能用嗎? 不能, 因為沒有路權! 都沒車應該往右補滿車道! 若無前車可超,是無路權進入中/內車道。
高管規則8-1-1 → 並得暫時利用緊臨外側車道之車道(內側/中線車道)超越前車。
依法,應該是外車道滿了才進入中線超越, 暫時利用完中線車道後回到外線, 中線滿才進入內側車道, 補滿外側零碎無車的空間, 才能整理出夠長的車道去超過55m, 才能最高速限行駛。
每個人都要獨佔一條車道? 不排隊? 不想和它人共用車道? 不可能!
前後都沒車,中線慢吞吞,我用內線要一直左右超車嗎
用內線? 一開始進入的車道是外側車道, 不是螃蟹橫行飛進內車道 ??? 要有路權才進入!
依法,必須是因超越才進入中線, 因為路權55m內有中線車待超, 才因超車才進入內車道
這代表中線車不補滿外側車道, Middle-lane hoggers 的問題也很嚴重, 中線很慢代表"超越"不存在! 依法要退回外車道。 中線車若有車距卻不回外車道? 每次都要跨二個車道才繞經內車道超車回到外車道,引發更大的車流擾動。
依法,左右超車不存在! 高管規則 11 :汽車在行駛途中,變換車道或超越前車時,應依標誌(內側車道為超車道, 因此不可能右側超車), 不可能左右超車 , 麻煩參照安全規則 101條, 超車為二次變換車道+左側超越
前後都沒車,中線依然慢吞吞,我用內線一路直行,這樣算是一路超車吧
有路權(超車/超越)就能使用, 是路權範圍內(40-55m)右邊 有車待超, 安全車距內無車可超, 就是喪失路權離開!

已經塞爆了,內線可以分流嗎?
可以, 疏洪道的功能, 當然是在塞爆之前
就是因為有無路權路隊長佔用車道才塞車, 路隊長只要離開, 馬上多出60m長的車道, 超車道就通了
如果真的超出道路最大容量, 應該啟動 機動速限/差別速限 VSL , 拉開車距


sharkmegane wrote:
各位,最後換個角度想.....(殺戮時刻主角最後的結辯)
內線一路速限(不要再來誰認定的輪迴了)後面沒檔車,其實你就是一路超中線(只是不用切回去),這樣既使用超車道又可以一路行駛,兩種都可行也都合理吧!!!

內線一路速限(不要再來誰認定的輪迴了)再度沒有依據法規了!
法規白紙黑字, 這是路邊的限5標誌! 那個數字都不會變, 沒有認定問題!
依法"最高速限"是法律授權給主管機關的權責, 標誌寫多少就是多少! 數字沒有認定問題, 這不是一般用路人的"速度/車速"!
不要再使用轉換文字, 運用擴張 解釋的方法了! 已經違反但書限縮解釋了!
"最高速限"是路邊的限5標誌! 不是任何車速!

得以"限5標誌"行駛於內側車道! 就是沒有最低速限標誌了 ! 請依限行駛 ! ←此非路權
三個車道都可以最高速限行駛, 不限於內側車道! 況且速限 又不是路權, 是進入後才遵守的義務!

sharkmegane wrote:
以下是高公局用圖片解釋(清楚了說明藍色最高速限的車輛(不造成塞車)可以安穩的行駛在內線,不用一定切回中外線)..(恕刪)

又是圖片沒有的說法, 圖片根本沒有"不用一定切回中外線? " 這是您自己說的,不是高公局!您自己想像的東西
高公局新聞稿 明明白白寫了
(1)內側車道為超車道,超車後如有安全距離應駛回原車道。如未駛回原車道,致堵塞超車道行車時,將加重處罰。
新聞稿寫的 和小弟說的一樣, 超車後如有安全距離應駛回原車道
新聞稿告訴你要駛回原車道, 根本沒有提及 『內線是可以保持最高時速一路從基隆到高雄?』
因為, 對不起,您沒有路權!
(2)小型車於不堵塞行車狀況下得以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
這高公局所說是由法條直接抄下來的
全文是
8-1-3但書(限縮解釋, 禁止倒推): 但(但書)小型車於不堵塞行車(有55m車距,為F自由車流LOS A,B,C)之狀況下,得以(交通部會同內政部定之)該路段容許之最高速限(限5標誌,行車時速之限制)行駛於內側車道

(駕駛人遵守義務 依限行駛 ,依限(限5標誌)行駛於內側車道)
依限(限5標誌)行駛於內側車道!
"速限" 並非路權? 這不是法規記載的使用權利 ! 這是遵守速限, 依限行駛的義務 !
herblee wrote:
內線只能超車用?? ...(恕刪)

樓主的結論對錯我沒意見,
但整個演繹過程腦補得很凶,
光是一個 堵塞車流=塞車 我就很傻眼
只能說一種米百種人,一條路走百種人
上路別只想著路權,時機歹歹,平安回家最好
Ajay Lin wrote:
光是一個 堵塞車流=塞車 我就很傻眼...(恕刪)


真的會這樣啊
大家都開100 有2個人故意開80併排
累積30分鐘後 後面5公里遠的地方 就會40以下了 (用路車數越多 累積時間越短 出現塞車的距離越短)
如果100的併排 就會成為現在 車陣現象 一團一團... (累積不夠快 最後還是會塞到停 . 如 連假尖峰 )

學術研究 還有實驗... 經常有人貼這種..還用顏色標示重點.
但就是沒幾個人要看的 (我也覺得寫落落長 不如直接說人話)
oxxx wrote:
真的會這樣啊大家都開...(恕刪)

您說的情形我沒說不會,不過你我不需要另開戰場,我相信您也沒興趣。謝謝您的意見。
daslebewohl wrote:
另外一個重要原則是跟上車流,任何一台車如果有逛大街的心態,慢慢開那就表示這台車可以封鎖一段高速公路,那就容易造成危險。試想如果平均車流在110km跑,突然中線有一車只開80-85,理論上合法。但那會造成多少車需要高速變換車道,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駕駛要做的就是盡力跟上前車,跟上大部隊的車速,不要一直在乎速限的問題。...(恕刪)

很可惜的
「跟上前車」不是塞車的解藥
當人用較快的速度「跟上前車」
又被前車「同化」時
反而會造成衝擊波


也就是這實驗的由來


超車道的設計
就是避免速度快的車
被慢車「同化」
而產生衝擊波


所以,「超速」的車
也是造成「塞車」的元凶
8924132 wrote:
所以,「超速」的車
也是造成「塞車」的元凶
我是很喜歡超速行駛的人,這問題我曾經思考過,這樣說是對的。

當一大堆車提前趕到某里程,而無法以原速度(超速)前進時,這些車會一直堆疊,佔去空間,後方的車的前方空間被不正常快速佔去,所以就只好慢下來。數量多了,就形成塞車的狀態。

往好處想,遙遠後方空間的車快速消失,所以遙遠後方空間很大,會很順暢,開起來很沒壓力。

如果把上下速限都提高,可以減緩問題。不過駕駛者的能力與習慣要提昇才行。
8924132 wrote:
很可惜的
「跟上前車」不是塞車的解藥
當人用較快的速度「跟上前車」
又被前車「同化」時
反而會造成衝擊波
超車道的設計
就是避免速度快的車
被慢車「同化」
而產生衝擊波
所以,「超速」的車
也是造成「塞車」的元凶(恕刪)


麻煩話不要講一半。
這個實驗是在測試衝擊波沒錯。
不過他的最終結果解答是 [前車要加速、後車拉開車距]
而出現機動限速(已有部分地區實施,確實有效)
根本不是甚麼超速的車是塞車的元兇。
而是因為有車減速所以導致衝擊波出現。
而減速原因有車距、慢車、道路容量上限。

超車道的設計
就是避免速度快的車
被慢車「同化」

所以超車道不該有占用的車
就不會有衝擊波出去
連假即將到來
三寶、龜車、魔人即將上路
用路人請多多保重...
有沒有良心都是自己人在說的啦~~~
8924132 wrote:
很可惜的
「跟上前車」不是塞車的解藥
當人用較快的速度「跟上前車」
又被前車「同化」時
反而會造成衝擊波


本來就不是解藥啊 !!
但在台灣現實的高速公路上也只能如此啊 !!

因為總是會有幾顆老鼠屎 "佔用" 內側車道(超車道)啊 !!
所以也只能暫時「跟上前車(佔用)」不是嗎??
不然呢 ??

"衝擊波"
是因為前車"佔用"內側車道(超車道) .
導致後方車流必須依前車(佔用)速度跟隨所產生的 !! ← 堵塞行車

8924132 wrote:
所以,「超速」的車
也是造成「塞車」的元凶


你是 "測速電子眼" ??
還是用 你感覺 / 你覺得 / 你認為 的自我感受??
動不動就超速 ??

呵呵 !!
自己PO的繞圈圈影片 .
難道後方都是 "超速車" ??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