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讓機車族付出「代價」 北市用價格引導搭乘大眾運輸

fsvbzq wrote:
很好啊~
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有過多的機車出沒~
原則上來說~其實就是代表都市落後的象徵~...(恕刪)

說落後有點太過。
大家都只是選擇適合自己負擔的起的交通工具。

fsvbzq wrote:
滿街機車趴趴走/人行道上停滿機車...
看起來雜亂不說~行人走路也痛苦~
但是普通的老百姓為什麼還要騎機車~

這只是管理失當的結果,不代表機車本身落後。
我們真正落後的是管理這件事。
先進的國家會用科學的方式去研究各種交通現象,
然後參考研究結果去規劃交通。
但台灣的交通管理似乎還停留在主事者們的主觀思考上。
就算交通部自己的運研所都說機車靠邊走的危險程度較高。
台北市的實驗也證明更多的可用路面可以提高機車安全性。
但交通部就是寧願相信自己的主觀思想。

fsvbzq wrote:
這是為政者需要體驗&感同身受的地方~
所以說建設綿密且順暢的交通網是必須~
用一些手段也是必須~
只是這些工作不是一蹴可及~
需要完整的規劃~需要按部就班~需要宣導~

當然,綿密的大眾運輸是需要的。但不是消滅機車就好。
應該是自有運輸工具都應該減量。
不然強硬的抑制機車使用,只會讓更多人流向轎車。

orea2007 wrote:
跟建商沒有太大關係。
全部交屋,然後移交給社區管理委員會以後。
停車場要怎麼規劃,只要不違反建築法規跟社區相關的自治管理條例,管理委員會
可以在與住戶討論後自行規劃。
現在普遍社區地下停車場不給機車停,主要還是住戶本身跟管理委員會對於機車的偏見
造成的。聽過很多種反對機車停地下停車場的理由:機車會漏油然後爆炸,機車會在下坡時摔倒.....


幫你加兩個理由。
鐵捲門太常開關容易壞。
鐵捲門開關聲音太吵,一樓住戶抗議。

當然解決方式是鐵捲門在白天時不要關也是選項之一,
不過這要看大樓設計,
有些大樓,停車場進出電梯要刷管制卡,
舊大樓沒這種設計就沒辦法管制非住戶的進出(有可能是竊賊之類的)。


再來是機車管理問題。(好像是第三個理由了)
無法管制外來機車停放問題(隨便COPY個開鐵捲門的就可停),
私人停車場所也沒辦法用公權力限制外來車輛。

還有就是無停車位住戶硬是要停地下停車場的問題。。。。

很多很多啦。除非以上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不然不給停。

(一定會有人說那就裝設一些管制的設備之類的,要錢阿!!誰出??保養要錢阿!!誰出??大家都不想出錢都想停免錢的~"~)



二輪神教教徒,非我族類之抹黑起手式: 1.你一定是四輪嘴臉 2.你腦弱,被政府洗腦

orea2007 wrote:
這只是管理失當的結果,不代表機車本身落後。

其實他的意思不是騎機車落後

過多機車是都市落後的象徵,這一點沒錯

這代表大眾運輸規畫不夠完善

台灣還有機車使用成本過低的因素

騎機車是一種選擇,不該是因為有免費資源可用

在機車減量的政策下,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

我更加支持政府多重視機車的權益

增加機車相關公共設施
bulahe wrote:
當然解決方式是鐵捲門在白天時不要關也是選項之一,
不過這要看大樓設計,
有些大樓,停車場進出電梯要刷管制卡,
舊大樓沒這種設計就沒辦法管制非住戶的進出(有可能是竊賊之類的)。


再來是機車管理問題。(好像是第三個理由了)
無法管制外來機車停放問題(隨便COPY個開鐵捲門的就可停),
私人停車場所也沒辦法用公權力限制外來車輛。

還有就是無停車位住戶硬是要停地下停車場的問題。。。。

很多很多啦。除非以上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不然不給停。

這三個理由也是很牽強
如果住戶真的很多,鐵捲門開關次數也不會少到哪去。
就算是只給汽車停,遙控器還是可以copy啊。
而且這種遙控器喔,很多人習慣很不好,開了都不關。
改用一般停車場用的那種感應閘門。很安靜。IC不好複製。靠感應開關。
只不過防盜效果差了點。
社區停車場算是私人空間吧,非經允許就進入,應該有法律問題。

交通規劃的官員,一直沒弄清楚一件事
使用機車的代價不是貨幣金錢成本,而是"時間"成本。
使用機車的人可以比較有把握的掌握交通通勤時間及成本風險
大眾運輸系統,路線是死的,遇到突發狀況,很難改變接下來的工作行程。
所以大眾運輸系統最有吸引力的只有端點對端點的人。
轉乘兩次(含)以上,交通時間就會高過機車的時間。

提外話
看看建國高架橋,學校放寒暑假的車流量遠小於上課日之車流量。

交通局長要打卡嗎?不用

降低大眾運輸價格(大眾交通是社會公器,怎可以營利考量?)
提高違規罰責(不管汽機車)
才符合公平正義吧

有很多人靠機車吃飯的
收入就不是很好了
還要提高人家生活負擔
不好吧

bis0815 wrote:
降低大眾運輸價格(...(恕刪)
有很多人靠機車吃飯的
收入就不是很好了
還要提高人家生活負擔
不好吧

個人覺得不要把交通管理跟經濟或社會福利問題綁在一起談。
這樣有很多合理的制度會推不起來。
其實很多人並不是付不出停車費用,而是習慣於享受免費資源。
少數才是真的需要機車,而停車費跟必要規費會影響到生計的低收入族群。
這些族群應該是以例外處理才是。

orea2007 wrote:
個人覺得不要把交通管理跟經濟或社會福利問題綁在一起談。
這樣有很多合理的制度會推不起來。
其實很多人並不是付不出停車費用,而是習慣於享受免費資源。
少數才是真的需要機車,而停車費跟必要規費會影響到生計的低收入族群。
這些族群應該是以例外處理才是。

中肯

只要收費合乎比例原則

就符合公平正義的社會主流價值
orea2007 wrote:
個人覺得不要把交通...(恕刪)

中肯+1
也有很多人靠汽車吃飯,還是要負擔許多停車費。既是公共道路,汽機車停車都比照收費很合情合理。
重點在於公平對等,不是心存偏見政策打壓。除了費率比照停車空間外,停車位數量也該符合比例。
以目前台北市的汽機車登記數及公有停車格數量來說,機車數量是汽車的兩倍有餘,但停車格數卻不到汽車的一半。這個問題若不先解決卻要強制收費及開罰,就有刻意打壓之嫌。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