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etag=頭痛?


vicence wrote:
這位大哥...現在講...

RFID etag 標籤(860~900MHz)(恕刪)




一堆人盯著小小的被動元件來反駁etag裝設後車內電磁輻射上升的事實
(假設之前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的測試為真)。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
這片etag的工作範圍幾乎與所有的手機重疊(每支手機都支援GSM 900)

被動元件的確不可能無中生有製造出額外的電磁能量。

但有沒有可能因為這片etag
導致車內的手機受到干擾而提高發射功率??

畢竟每個駕駛上車幾乎沒有人不帶手機的。
nanno wrote:
一堆人盯著小小的被動...(恕刪)


車頂與車身的鋼材加上接地效應
其遮蔽阻絕電磁波效應絕對比幾根銅線大幾千幾萬倍

若真的擔心手機因此加大發射功率
請服用敞篷車或BMW M series這類碳纖維車頂吧!

還有....
媒體拿著高斯計量測1G高頻電磁波
見鬼了
我看是量測到發電機啟動或高壓線圈的低頻電磁波比較有可能

若拿這玩意就能量,那實驗室的百萬頻譜分析儀都要廢了才對

如果遠通宣布即日起etag車主每個月回饋1000元,那麼原po的頭痛會不會忽然好了??

vicence wrote:
車頂與車身的鋼材加上接地效應..(恕刪)


車子應該沒接地吧!!



vicence wrote:
若真的擔心手機因此加大發射功率
請服用敞篷車或BMW M series這類碳纖維車頂吧!(恕刪)


碳纖維車頂怎麼有辦法影響的到駕駛身上手機的發射功率???



雖然自己不是電磁波專家,但只要測試結果為真
那問題就該直指etag,就算測試用的儀器選擇有疑問

但影片中的確證實etag會造成車內電磁輻射量增加。

這難道不是事實???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個人非專業的推測

如果vicence網友更適合的儀器, 何不來個更科學的測試??
nanno wrote:
車子應該沒接地吧!!...(恕刪)


以小訊號來說,電容或電池的負極、大面積的導體都可算地

電磁波範圍很大,只要交流訊號都有可能產生電磁波

就算儀器沒問題,但戶外量測很多變數,如何證明是RFID etag發出的?
量測的頻段是否正確?
可能附近手機發的,可能附近wifi 2.4g發的,也有可能發電機的低頻電磁波
所以要用頻譜分析,才知道頻段、可能是誰發的

最簡單是拿去射頻量測實驗室模擬,幾千塊搞定
媒體不專業的馬路報導,無腦看官也跟瞎起鬨?

再者
被動RFID tag會發射大功率電磁波
用屁股想也知是天方夜譚
若真如此,那天線設計者可以拿諾貝爾獎了

vicence wrote:
就算儀器沒問題,但戶外量測很多變數,如何證明是RFID etag發出的?
量測的頻段是否正確?
可能附近手機發的,可能附近wifi 2.4g發的,也有可能發電機的低頻電磁波
所以要用頻譜分析,才知道頻段、可能是誰發的 ...(恕刪)

戶外量測量確實很多變數,一般的總量高頻電磁波器所測出的只是該儀器感應範圍內高頻電磁波"總量",無法正確測出是否是RFID etag發出的!
請教v大!
但如果RFID etag先放在鐵盒內或用多層鋁箔包覆,先測背景環境電磁波量,之後再拿出RFID etag測,這樣如此幾次反覆測試,扣除原先測得的"背景環境電磁波量"是否能得知有無RFID etag時的大略強度?

k.k2001 wrote:
扣除原先測得的"背景環境電磁波量"是否能得知有無RFID etag時的大略強度?


"背景環境電磁波量"就是一直在變動的東西
現在手機 基地台 wifi 太多了
一般環境下 太多的干擾變數
就算儀器再好 測出來的數據都是垃圾

真的想測這東西 麻煩在電波隔離室做
RFID tag 在900MHz 發射功率小於0dBm, 也就是1mW. 手機發射功率33dBm, 也就是2W, tag確實有可能接收來自手機端的能量, 但不表示它會發射, 因為code對了, tag才會回覆. GSM手機回覆機地台的功率遠大於tag產生的, 連WiFi/BT發射功率都遠大於tag的發射功率, 不要再相信外行人完全不符合專業的瞎猜了.

jimpeng25 wrote:

"背景環境電磁波量"..

就算儀器再好 測出來的數據都是垃圾...(恕刪)




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小小的被動元件etag不會有太大的電磁波釋放。
但影片中人家測試者有拿儀器測給公眾看, 有etag沒etag就是差這麼多.

問題在哪還不清楚嗎?


誰管他電磁波哪來的, 如果etag的存在會造成環境電磁波增強。
那就是社會大眾該關心,相關業者與研究人員該解決的問題。


普羅大眾真正關心的並不是小小的etag會發出多少電磁波...
我們擔心的是自己的健康!!也就是"背景環境電磁波的總量"

不過一堆專業人士似乎把這些當作是垃圾??

但影片中人家測試者有拿儀器測給公眾看, 有etag沒etag就是差這
麼多.
問題在哪還不清楚嗎?


問題在哪?
問題在測試不是在電波隔離室做
你如何證明儀器測到的改變量
是因為etag而產生?
而不是你口袋裡的手機正在收Line的訊息?

沒有受控制的環境隨便亂測
連放根牙籤都可能會讓電磁波增加呢.....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