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z88669 wrote:每次開山路的時候莫名...(恕刪) 開山路真的不用開快!順順開就好。有次在台東遇到在地小貨車感覺趕時間,我觀光客欣賞沿途美景!結果小貨一直逼我車尾,索性讓路給他先過,原以為是開多快!讓他三個彎道,結果換我壓他車尾,有空間就又反超他車!有時候是不想跟這些車認真罷了!又不是封山來pk。不要再說性能沒差,等你碰到技術好,車子性能又強的車!就會知道什麼是車手
宅爸送豆腐路線偶遇在地小發財,心得如下[In Common]山區速限 40彼此都熟悉路線,不是外來的,忽慢忽快的觀光客,直線暴衝,彎道急煞保持自然順暢的行車節奏,不暴衝,不急煞[Delta]小發財 skidpad < 0.8g,老司機們抓 75 rule 遊走山路宅爸大白 skidpad > 1.0g,抓 85 rule 送豆腐他們不會追宅爸,75 -> 85 一拚高下,為了證明小發財可以越級打怪宅爸也不會咬他們車尾,證明底盤差異 (或說車價差異)非送貨的在地居民 or 外來客,頂多 60 rule,一定被小發財超車
沒想到樓主這篇釣出很多熱血駕駛我來分享一下我認為的外內外跑法:<情境一: 車輛及路況在過此彎時不需要踩煞車也不需要收油門>請完全忽視(1)、(2)、(3),狀況好的話也請不用遵照外內外<情境二: 車輛或路況在過彎時不需要踩煞車但需要收油門>車輛在(1)之前盡情奔馳於(1)~(2)油門減緩於(2)~(3)要不要油門全放開或能不能提早補油門看情況於(3)之後開始重踩油門<情境三: 車輛或路況在過彎時需要踩煞車且需要輕微收油門>車輛在(1)之前盡情奔馳於(1)之後放油門且重踩煞車並盡量在(2)之前完成於(2)之後右腳馬上移回油門上方輕踩試探直至(3)完全重踩<情境四: 車輛或路況在過彎時需要踩煞車且需要好好收油門>車輛在(1)之前盡情奔馳於(1)之後放油門且重踩煞車並盡量在(2)之前完成於(2)後右腳馬上移回油門上方Standby於(3)後立馬重踩油門平常不管是一般道路或是山路都遵照上述且成為下意識反射動作以不壓到中央分隔線及邊線為準則過彎速度從50、60、70、80、90、100、110、120、...練到自己過彎時從一開始容易龜縮害怕失控撞車到成功幾次、有點掌握、有成就感、很有信心、有點自大、生活日常、沒感覺至於說到底是 情境一、情境二 + 配速比較好還是說 跑直線重度over,進彎時搭配情境三、情境四比較好因為因素有點複雜且跟場地可能也有關,所以很難一言道之如果要說最高準則的話,以情境一且不妥協於速度的達成這點沒有爭議剩下的就全憑自身經驗迅速判斷該怎麼處理。
幾年前的文1幾年前的文2另外舉這個例 注意看 22:12前面好像說「你不要這樣開,我們開給你看就好」,因為整段我都跳著看,忘了在哪段這裡直接 開水溝蓋跑法 ? 可惜沒有水溝都有架 CAM 了,表示已有了解這個彎道,更何況也許這個路線已跑N次了,還選這樣的路線所以真的以為自己很會開車嗎 ?
事實就是單純技術差而已,沒有什麼毛病被在地的小貨車貼還情有可原,畢竟路熟贏一半但連跟都跟不到,就足證明你技術爛了別的都不說,小貨車用的胎跟懸吊,在彎道的極限肯定遠遠低於一般房車你路再不熟,貼著前車跑,他衝你就衝,他不煞車你就別煞,他能過得去的彎你一定過得去連這種判斷能力都沒有,你眼看著他不煞車進彎,你都不能判斷這個彎能用跟他一樣的速度過,這就是技術差啊尤其山路跑前面壓力大,萬一對向有車跨線,前車是第一個要面對的我最喜歡在山路遇到在地的貨車,輕鬆貼著跑,基本接近無腦狀態不用費心去判斷前方彎道狀況,反正前車煞我才煞,他不煞過得去我也一定過得去他不煞過不去我都還有機會減速。開在這種當地人後面最輕鬆寫意了,又可以保持不錯的速度
恩,單純就是技術還不夠技術,不只是對車的操控能力還有包含對於彎道的判斷路線的選擇進出彎的煞車及補油時機 如果你真的覺得做的很棒了那應該不會被後車咬住才對喔! 以前大家都說武嶺的菜車很快恩........................的確是不慢啦但也沒有快到可以咬住屁股所以一切看你的開車能力囉!
影片1440P處理中.......開了好一陣子的小山路,終於有一台小貨卡跑得快,大多的小貨卡都是用滑的沒再快的。小貨卡是真的沒碰過追不上車尾燈,今天碰到這台在地的,至少是哪種不需要超他車的小貨卡。(超他車可能要開到一百以上,代價太高)個人是直線不太會催速度,整體速度也滿高的,在後面跟就好。居然不小心讓我的原廠節能胎譏了兩下,最後還用同鄉貨卡掩護跑了,阿伯太殺了,那地方不方便超車吧。一開始吃太多黃線,抱歉呢。超車速度快,吃黃線怕飛下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