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6888 wrote:歐洲冷死了,有人會騎機車?有人路途短程,不走路騎機車又如何?關卿何事?在擁擠都市裡,除去大眾運輸機車跟汽車哪個交通工具好? 1.歐洲真的冷死了嗎?要看地區季節。台灣寒流來襲還不是一大堆機車,倒楣一點寒流又下雨,有人就不騎機車嗎?2.路程短不走路硬要騎車的話是不干我們的事,但這種人沒資格說別人製造汙染。3.機車跟汽車哪個好?說句誠懇卻刺耳的,汽車好,難道你騎機車是為了交通跟環保,真偉大的情操,我相信你這麼痛恨汽車,以後絕不會買車來塞的,台北市交通局向你致敬。
Silent Impact wrote:1.歐洲真的冷死了...(恕刪) 我才不會買車來塞,被人在背後問候親娘還有汽車最大問題不是製造汙染,是造成壅塞..壅塞..壅塞..壅塞..壅塞都市裡開車這麼不方便你也說好,真令人無言...
best6888 wrote:都市裡開車這麼不方便你也說好,真令人無言... 你既要比較又要把大眾運輸排除在外,真是任性汽車機車只能二擇一當然是汽車好,不然咧?免風吹日曬雨淋,不用穿雨衣戴安全帽,臉不會髒髒黑黑的,頭髮不會塌塌的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還有音響聽去大賣場買太多也不用怕載不回家但你覺得機車好我也只能說尊重人各有志嘛~
提高機車行車代價是正確的,至少不應該比搭乘大眾運輸成本更低廉!汽車的行車代價也可以再提高以減少數量,例如每年若無法提出停車位證明就要繳交高額稅率之類的但現在看起來比較大的問題是機車,因為交通成本太低廉太方便,把大眾運輸都比下去了,造成許多人重度依賴減少私人交通工具是趨勢,不論是汽車還是機車,想要方便就要拿出相對代價來回饋社會,這是未來的主流思想
就算機車族改搭乘捷運或公車,試問公車數量夠嗎?捷運系統負荷的了嗎?政府政策老是偏頗思維,少了機車多了公車,汽車也沒少交通事故就會少嗎?各型公車暴增,哪來土地停那些公車啊?而公車駕駛有那麼多嗎?人口太密集於台北市,早就超過台北市道路可承載負荷之能力才是主要原因,應該是將上班人口太密集之區域,重新做疏散規劃,重新訂定共公商業建築物,附加停車場容量規定,以及區隔行業疏散上下時間,.等多方面來改善.方可有效改善交通擁擠之問題.
岩石 wrote:就算機車族改搭乘捷...(恕刪) 坦白說,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市場供需自己就會解決乘客多班次自然就多以307為例,這條路線一年可以為業者帶來四億營收,所以班次之密是全國之冠公車駕駛只要釋出職缺就會有人來應試公車停車場更是好解決,郊區土地一堆,停那些地方比一堆汽機車塞在市區騎樓裡要好一千倍!捷運也是一樣,人多就會增加班次例如跨年夜當天為疏散巨量人潮,不但24小時營運,班次密集度還達到史上最高的1.5分鐘一班交通堵塞的問題不是因為人口過度集中在北市,完全相反,是因為許多來自北市外的通勤車潮!對許多在北市居住並上班的人而言,上下班開車騎車反而麻煩,因為停車是一個大問題!北市人多數會選擇搭乘大眾運輸或是坐計程車,或乾脆走路或騎腳踏車,因為距離不遠好解決反倒是許多住在北市以外地區的,或許大眾運輸不是很方便,或者通勤時間太長,所以大量仰賴私人交通工具進出市區,這些才是馬路上私家車輛的主力!都市交通要治本就是要提升大眾運輸的方便性,並減少私人交通工具的數量馬路一樣大,但車輛愈來愈多,除了減少車輛外其他方法都只是治標!至於機車事故量與死亡率...這還需要解釋嗎??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314/334824.htm
Silent Impact wrote:就是機車使用的成本太低 非常同意。舉我自己的例子而言,之前我是天天騎車上班(三重=>新店),大概三天要噴100NT汽油費,耗時約35分鐘。最近改為搭捷運,每天來回約要噴掉50~60NT(算50好了),三天噴了150NT。耗時約1小時(含走路)大眾運輸比騎機車還貴,看出來了嗎??當然有人會說,機車不用保養費用喔。。。對,沒錯,加上機車保養費用騎車會比較貴一點。但是你有算時間成本嗎??一天下來我就差了約50分鐘的時間在通勤上。要我用那一點點的錢來換這50分鐘也甘願。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啦。。。。不過要我用安全跟金錢來做考量的話,我選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