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要刪文,但我把野馬的部分和一句比較情緒的"憑什麼"拿掉了,因為確實各人買什麼車有點太主觀,帶情緒也不是太好,不過也有人熱心幫我備份,有興趣自己去看吧。
言論自由,我有發言的權利也尊重你們發言的權利,有幾樓謾罵或邏輯不清楚的回應就算了吧,什麼我在人身攻擊之類的,人身攻擊指得是無法改變的自身條件,例如長相和身高,不代表外部知識和敬業精神吧。但我謝謝你們的回應,"我覺得"怎樣,絕不代表真理,就是想要聽其他人的聲音才會po文在網路上不是嗎?
我也沒有想詆毀他的意思,他自己在臉書的回應也謝謝網友轉貼我看了,風度很好,也的確認真,也感謝願意理我這個無名小卒。加上我本來就不討厭他,以後也還是會繼續看他的影片,不過我還是維持我的觀點: 深入淺出的前提還是建立在"深入"而不是只有"淺出"。我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網友,我在我自己的領域堅持秉持專業,個性又比較挑剔刁鑽一些,可能因此才會有此批評出聲吧。
單純就事論事,覺得影響別人買車的評論者,如果能擁有過"一定數量的車"、"取向各異"、"每台車都開過一段時間"(不是一天),會比較有說服力。從小到大開前驅的車,然後試過一天之後開始評論後驅、四驅,身為一個買車者,我只能說我還會再參考別的車評的意見。
我的確是在車這方面比較鑽牛角尖一點,覺得買車就該看真正懂車的車評,曾經是賽車手的車評去評性能車我會比較買單一點,因為不是只有馬力影響加速、車重和前後配重也都是性能車指標。但是就像網友所說的他對你有幫助那就有幫助吧,很合理不是嗎? 我個人還是不買單,那又怎樣? 我通篇論點是主觀的,但不是不理性的,也沒謾罵或酸,就個人主觀他現在不夠專業,這樣而已。
我能影響他什麼? 公眾人物不能受公評嗎? 觀眾看電影不能噓? 要是覺得很礙眼就不要回應讓文章沉下去當作愚人節文章一篇就好了,我上來回應就不是射後不理,網友的回應多數很理性,我也因此有了一些反思的空間,我感謝理性的回應。確實他在講ST的方向盤的時候有異於其他車評的發現,這可能是他功課有做足,所以車評影片才會有"價值"產生。我沒有毀謗任何人,那就是我個人的思考自由和言論自由。
最後我祝怡塵越來越專業,喜歡您的人自然會在流量上和訂閱上面反映的,可能也包括未來的我。社會,特別是台灣的社會,是傾向於理盲情濫的,以前看聖潔石很紅阿,一看影片發現根本沒內容,不過看很多年紀輕的朋友就是需要這種情感陪伴,我才懂了他的價值。看很多直播拍賣很芭樂阿,可是發現就是很多人藉此紓壓,那價值也就有了。我是很粗糙的,對自媒體的崛起我的確是有點濫情且帶強烈主觀的批判,疏於回應社會的每個部位都有其應有的價值存在。有價值的車評越多,對社會是越有幫助,我個人不買單車評的可信度,但肯定您的社會價值。
還不是當上頭頭
廖怡塵認真做他喜歡做的事
他做得好不好,自有公評
做車評就得會賽車? 會修車?
非也
多數的消費者要的是一個符合家庭需要的用車
畢竟需要專業車手推薦或介紹的車的消費者步算是多數
廖怡塵的節目很適合一般社會大眾
他認真做好他想做的事,這樣就夠了
對我來說,廖怡塵是年紀小我很多很多的年輕人
我在北美時就曾看他的車評,回台灣後還是有機會就看一下
感覺上這個年輕人對於汽車有他的熱情,也很認真的當成他的事業在經營
雖說他的路線不像嘉偉,經驗不像統哥顯赫
但他有他自我的風格,口條自然不做作,不像一位自稱狂人的影片,用詞刻意鋪陳又自我,
反正青菜羅蔔各有所好
廖怡塵,蠻好的,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