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三 wrote:哈哈哈先給這個回答...汽車產業沒了,鋼鐵要不要混下去?鋼鐵產業沒了,造船要不要混下去?(恕刪) 嗯這位同學鋼鐵業如果因為國產車這小小的數量就混不下去,你覺得這種實力的鋼鐵業,值得留著嗎?還是你要引申下去,國產車消失後,台積電業績會受到致命打擊?
利用假日把整樓掃了一遍得到一個初步結論「進到汽車版之後,才知道原來在台灣造車是那麼簡單的事」Making cars is much easier than making love也不知是從哪個論壇轉貼還是上哪堂課學的總是認為「課進口關稅=保護企業、為了保護企業=課進口關稅」被保護不長進的本國廠都是王八蛋?被課稅才讓你沒便宜可買的進口商都是大好人?真的是很好笑的邏輯好像一副進入WTO後,全地球人都應享受商品同款同價那為何許多國家到現在還在進行多回合的FTA談判就連剛通過的美韓FTA,川普都想推翻重談可見關稅一直都在啊還有一些冰友提到3c資訊業、電子半導體、紡織成衣業等您可知道在產創條例的「保護」下許多電子高科技公司每年所繳的稅率遠低於個人平均所得稅率先去查查證交所相關網站各上市公司「可扣抵稅率」吧全世界先進國家都還是會保護本土較弱勢且勞動人口多的產業或工業這就跟陽光空氣水一樣沒啥好嘴的有人提到3c電子業,紡織業很多業者都不用政府保護也可以大量外銷這是台灣的強勢產業當然希望公平交易,但別的輸入國家卻用力保護啊美國限制紡織品配額,很多國家也會對資訊產品課稅所以儒鴻到越南設廠,鴻海到捷克、巴西設廠這也是我開頭所講的這些世界級的公司外銷業績再好回饋到台灣內需經濟活水的部分著實非常有限一來台灣員工佔比很低二來股東外資比重普遍很高公司發出的薪資跟每年的股利對台灣的貢獻度可能還不及國產車的產業鏈
JL wrote:嗯這位同學鋼鐵業如...(恕刪) 這問題很有深度。那請問沒有汽車業那鋼鐵廠為什麼一定得留在台灣,連這點單都接不到直接去國外不就行了?君不見鋼鐵業全溜光了,要不是還有點單那直接全撤了。美國汽車當初也是全部到國外去了啊,鋼鐵也搬光光導致鐵鏽區失業率幾10%,現在才發現賺那點錢有什麼用,全民的薪水提升不上來通通都是服務業,服務業哪來的高薪簡直一灘死水,最終搞出一個川普來不是嗎?曾幾何時的一個霸權,現在製造業企業要來地送你用免稅,搞的好像第三世界國家在招商一樣你就知道問題多嚴重,台灣也要步入現在美國後塵嗎?美國如此那我們真的有跟美國一樣的實力嗎?
韓國政府支持現代汽車被讚賞與認同, 台灣相關政策與措施卻讓裕隆被罵到臭頭,部分雙B產地南非, 花錢買爽也認同, 土耳其 印度進口的汽車也很接受, 納志捷兩岸求生存很多人卻酸到爆,建議發表評論的人,一支手摸著心臟(憑良心) 另一支手打字.
tony1838 wrote:韓國政府支持現代汽車被讚賞與認同, 台灣相關政策與措施卻讓裕隆被罵到臭頭,部分雙B產地南非, 花錢買爽也認同, 土耳其 印度進口的汽車也很接受, 納志捷兩岸求生存很多人卻酸到爆,建議發表評論的人,一支手摸著心臟(憑良心) 另一支手打字. 嗯你搞錯重點了韓國政府支持現代汽車,沒什麼好讚賞的。值得讚賞的是,現代汽車被保護後,現在已經是全球第四大車廠,早就不需扶持啦。如果國產車廠,有人擠進全球前五大,我想現在這版面不是這種一面倒的情況!
CLA45 AMG wrote:沒了國產車後,取消...(恕刪) 這不就是在假設前題題下的經濟學的完全競爭理論?在利用世界級的集團資源幹掉國產車之後,搞不好人家背後還有國家支持,萬一你假設廠商間的競爭關係,他們意識到競爭削價只是剝奪彼此的利潤,改為合作關係,這時又沒有一個自主的第三方的產品可以讓消費者做選擇,消費者最後還不是淪為待宰羔羊?而且還更慘連選擇的能力都沒有,看看現在加油站,當初嫌中油獨大,開放了台塑,結果呢?還不是一家漲另一家跟著調?假設理論人人會說,真的這麼好,世界早就全部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