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

蘇花高速公路or蘇花替代道路??

小弟私以為

花東鬼斧神工之美景也是大自然花了億萬年才形成

一但破壞要再回復也是要再另一個億萬年

因此考慮興建蘇花高的理由

難道可以只是為了振興這幾十年的經濟?

難道可以只是為了這我們幾年的交通便利?

難道可以只是為了我們這一代幾個小時的方便?

人類沒有這麼偉大

我們這些人只有在這個地球幾十年更沒有那麼偉大

就這樣消耗並剝奪我們下一代的資源, 值得嗎?

我反對~
小弟以為~這是不是歷史重演?

當初中山高要蓋的時候?也是反對聲浪很大

如今~二高也蓋好了~當初在蓋的時候卻不見有任何反對聲浪~

而且現在~快速道路也是一條條的蓋~卻也不見有反對的聲音

然而~現在只因蘇花高蓋與不蓋~反對聲四起~

為什麼就只針對蘇花高~小弟不懂~

有很多二高以及快速道路所經過的地方也是很美~但為什麼就是沒反對?

那些北上抗議的環保團體~別跟我說他們都是走省道上去的~

所以~親愛的伙伴~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不蓋?
我以站在比較自私的觀點來看
建或不建 對我都沒有影響
建了頂多就是去花蓮玩時可以少花1個小時的車程
至於破壞到的東西也跟我無關
局外人大可以贊成興建啊
犯不著跟大家作對

可是我們的政府都很喜歡劃大餅給百姓流口水
說蓋了可以發展經濟 增加就業機會 紓解交通流量.....
說得也很含糊籠統
沒有具體作法就好像之前說 讀利 人民就可以上天堂一樣(有點政治文的味道了)

通車後的預測情況前面都有大大解釋得很清楚了
當然沒有那塊大餅所說的美好

我只是覺得大家應該要評估一下
是不是其他方案都不足以解決而非蓋不可
通車後的便利性是不是值得到去破壞當地所謂的水土
花蓮好像跟其他的地方沒有兩樣. 跟我在宜蘭市的感覺差不多, 跟我回彰化市的感覺也差不多, 跟我去斗六市的感覺好像也差不多, 就是那種台灣小型都會區的感覺
------------------------------------------------------------------------------------------------------------------------
------------------------------------------------------------------------------------------------------------------------
這位大哥也講到一個重點了.......................................
沒有自己獨特文化與遺產的地方,很快就會就會同質化了
我可是懶得跑去花東吃麥當勞和蚵仔麵線
joseph52 wrote:
只要牽扯到人的錢與權...(恕刪)


看了這麼多頁的意見,你講的才是真的,,,環保.經濟...長官真的在乎嗎??錢才是重點,環保與經濟只是煙幕彈罷了,好引開眾人的注意力!!
lchhank wrote:
反對+1....這條...(恕刪)


推這篇,分析的相當好。
一堆人覺得需要用到,因為他要回家方便
無言,這就是國民素質

我爽我方便就好,其他隨便,管他的,反正也不用捐錢
生態,大自然,沒意見反正回家快速就好,每年的三節回家而已吧

一堆人上班帶個便當,出門坐個公車都閒麻煩
然後事不關己時,又大喊出環保生態的口號

別人家的小孩果然是死不完
前天看了大話x聞
這個大家覺得泛綠的新聞台
大家知道當初為什麼在2006年初想要蓋蘇花高嗎?
現在為什麼這議題又會被炒起來?

東西好不好 要不要蓋其實真的了解的夠透徹嗎?......
是不是只是現在一時的感覺而已

今天有個新聞, 立法院要立法水溝蓋不能與地面相差太多, 否則要持續罰緩
立委會想立法, 是因為因這樣的事故所造成的國賠越來越多了
雖然立委大人後知後覺, 但總比不知不覺好
但是這個現在我已經找不到這新聞了, 雖然我找的到, 對我不痛不養的郭董, 非常光碟, 媽祖走秀的新聞
但我找不到這則新聞了......才短短的不到6小時...

東西不是能不能做, 而是做的好不好

買了基本底片機Fuji Natural Classica, 希望我的人生, 能擦乾眼淚, 像它, 從基本再出發
最公平的方法
還是由花蓮人自己去公投吧
而不是交由觀光客決定......
提昇生活水準?何謂生活水準?錢多、開好車、買名牌包、這就是高生活水準嗎?沒有這些,難道生活就沒有意義嗎?

觀光發展,台灣是作觀光發展最差的地方,只要有人做的好,就有人想分一杯羹,作啥都是一窩蜂,只想用最快的方式去賺到錢。之後會怎樣。管他去死。我們喜歡的是現在的清境還是以前的。綠島呢?上千輛的摩托車在綠島流竄,為何不改用腳踏車或是電動機車呢?或許為認為綠島山路多,騎自行車很累,電動摩托車爬坡沒力,大家都是喜歡用最方便、最快的方式來旅遊,這真的達到旅遊的目的嗎?阿里山賞櫻,我認為人頭都比櫻花還多呢?合歡山賞雪,我看到的好像只有垃圾。
觀光的發展是均衡而不是過度,總量的管制也是很重要的。數大便是美,應該是滿山的櫻花、金針。畢竟我們想看的不是人頭和垃圾。

我想問問那些認為蘇花高興建後可以帶動就業機會,或是減少人口外移的人,或許你們是花東在地人或是在外工作的花東人,蘇花高興建後,你們要做什麼工作或是回花東作啥工作?
花東需要是什麼樣的產業,應該是以花東的資源去發展吧,花東擁有的是自然景觀、農業、原住民文化,當然還有砂石。花東需要發展砂石產業嗎?還是想花東也發展高科技產業嗎?蓋晶圓廠,因為地震多,就算要政府給免費的土地,租稅永遠減免好了,你想會有科技廠商進駐嗎?任何地方的發展應該以他擁有的資源去作發展,也不是說開一條高速公路就可以解決的。

如何保留自然景觀、推動更好的農產業,像茶、稻米、金針.......等,推廣原住民的文化(祭典、生活、服飾.....等),
把這些經費來輔導農業,讓更多在地人能夠從事農產業的發展。輔導推廣原住民文化,讓更多原住民或是有興趣的人來從事文化的保留及發展。將花東特殊的產業提昇,這才是東部可長可久的發展。不會變成蛋塔第二。

曾在東部服役工作三年,卻很享受開70公里車子到花蓮吃麥當勞及逛家樂福的人,因為70公里路程,到處都是自然風景,不管天氣好壞,都是這樣的美。



  • 18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