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hertyolymsix wrote:看來大多人不懂安全距離 難怪國道那麼多追撞事故 XD這段車流大概就80左右 切到內側或外側道都一樣這樣一直換車道 反而後造成後車煞車 整體車流又變更慢會降到80以下也是因為大貨車切進來後 拉開的安全距離中線一踩煞車保持安全距離降到80以下就不能上國道? XD 第一段影片 2分鐘內有13部車超過你你前方白車雖然速度慢,感覺你還是有機會隨時可超過去想不透你當時在想什麼?扯說變換車道會影響車流???超過你的 13台車有影響車流?實在看不出來!
樓主強調中線的他是不斷被內線超車完後返回中線的車輛逼退距離:1.中線當然會是你講的,我同意2.但內線不斷有更多車遞補上,您怎不說? 這種插空隙方式才能充分運用道路空間3.在國道車多下,不是獨善其身只想著無論如何都要全身而退煞停,或是鄉愿駕駛法,開車上路本來就要有一定的膽識與技巧,如果不能配合主流現實"同流合汙"真的別上路.否則同樣的情況只會一再的上演。
你沒有佔用內線超車道的開車方式。值得推但若不懂得視"現況",那就真的太弱了!就像前幾個月有個載老婆孩子出門,說卡車一直再逼他的狀況,與你似有雷同之處...凡事 先保自身 再議他況黑車超越你之後,至少又8台車從你左邊駛過卡車在你後方時,你時速80他超越你當下你速度拉到最高88?
570 wrote:2.但內線不斷有更多車遞補上,您怎不說? 這種插空隙方式才能充分運用道路空間 研究結果顯示,車流量大時,盡量不要變換車道,避免急煞,整體車流最快!為了避免急煞,還建議適度拉大車距以第一則影片來說,第40秒時,內線速度90公里以上安全距離應該要45公尺但這時內線的兩台車,車距只有約30公尺而中線的車輛又切入內線所以切入後,後兩台車都必須減速拉大車距....這就影響內線的車流速度了!
hpvs19 wrote: 不好意思,我覺得你的觀念錯誤!如果是我,後方有大車逼車,左右兩道又有車流時自保的方法是放點油門,拉大與前車的安全距離這樣前方發生狀況時,不會急煞,增加後方大車的煞車距離圖片中的車輛切入內線後,與前後車都只有十幾公尺的距離這是把自己陷入另一個危險
han172189 wrote:自保的方法是放點油門,拉大與前車的安全距離這樣前方發生狀況時,不會急煞,增加後方大車的煞車距離 好奇問你們在雪隧,是否都能與前車保持50~60公尺,甚至會更遠?如果更遠,那我就知道為何雪隧常常會無緣無故塞車了雪隧常見某些車,就是跟上車流後(距離大概是35~50),然後又鬆油門退到百公尺之遠...
xul417 wrote:在速限內跟上車流,遇上前方有慢車,能變換車道時就變換車道,就是常人的開車方式;前方無車但慢的要死,跟前方慢就跟著慢,明明能換車道卻死守不換,就是異於常人。以上內、中、外線皆適用。 這就是你所謂開車幾十年,從不會被大車逼車的招數?那只能說你運氣好,剛好都可以變換車道但真相是如此嗎?會不會像第一則影片中,第40秒的黑車變換車道變換車道後,與前後車距都只有十幾公尺!如果是這招,我真不知道有什麼好吹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