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2960 wrote:
雖然電動車強調撞擊時會自動解鎖,但是電腦也會有失靈的時候
依美國檸檬法規....以前啦(現在保護主義,是否還這樣、不太瞭解...)
如果賣車,有強調:``撞擊時會自動解鎖``
結果....卻造成事故,結果裡面燒死人....
那依檸檬法的精神:
一:相信廠商是善意的...
二:懲罰性賠償....
~~~~一個家庭,燒死一個人、二個......面臨的懲罰性賠償,絕對是上億美金的賠償....(註)
(註):
一:
台灣一堆三寶撞緩撞車,開自動(輔助駕駛,在美國,.....胆敢提到"自動"駕駛....沒有加註警語,罰金也應破億美金吧!
二:
比較著名的事件....道奇休旅車事故、bridgestone輪胎.....台灣盛香珍果凍....罰金都破億...
三:
最近2015年連結點我
搭郵輪被自動門撞傷腦 美男子獲7.6億元賠償
PS:
檸檬法在美國行之有年,....懲罰性賠償就是要杜絕一切可能情況....只有廠商最瞭解自家產品,美國自家特斯拉...
事故造成人員無法開門逃生,已非個案....小弟滿懷疑"保護主義"抬頭...所以????

king97878 wrote:
中國保險汽車研究院的撞擊測試也顯示,隱藏式車門把手在事故中成功彈出的比例僅67%,遠低於傳統機械門把手的98%,明顯增加了事故中的救援難度。
近年來,多起事故凸顯隱藏式車門把手的風險,包括斷電後無法開門,導致受困人員錯失黃金救援時間。去年,中國1輛搭載華為輔助駕駛的Aito M7撞上大貨車後起火,車門把手未彈出,3人不幸罹難。美國也曾發生類似事件,2019年1位醫師駕駛Tesla Model S撞車起火,消防員指出因門把未能彈出,釀成死亡。對此,中國工信部在今年5月著手制定強制性標準《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意圖從設計端強化安全規範。而本次傳出的禁令,可視為對隱藏式設計長期爭議的整頓。
隱藏式車門把手的風險數據、禁令,竟然不是由強調安全第一的歐美日提出
反而讓大家都瞧不起、草菅人命的中國提出,非常諷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