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罰單地獄?】台灣交通檢舉制度掏空警察裁量權,執法公信力正崩解

henrylai21 wrote:
【吹毛求疵的正義?從...(恕刪)



你們到底是受什麼教育啊?民眾檢舉件數不管多少件,最終都要經過警察判斷符不符合違規要件這你們不懂?民眾有的權利是錄影舉發可能的交通違規,沒辦法左右或干涉警察的最終判斷這你們不懂?

用這種居心叵測的帶風向潑髒水標題,是壞還是笨?
fannfu

[笑]

2025-06-23 20:41
HemecoKiss

標題殺人跟記者一樣壞5

2025-06-24 16:31
我就問一個問題。
警察抓違規,違規仔就幹譙警察搶錢。警察拍違規,只要沒有站在明顯的地方讓違規仔先看到,就說警察像賊一樣偷偷摸摸,搞到警察去抓違規好像是做錯事情一樣,這樣才是在掏空警察的裁量權。
現在違規仔越來越囂張在違規,這是誰的問題?是檢舉制度或是警察的問題嗎?
HemecoKiss

simonni 沒辦法拍到自己的車牌 檢舉是無效的 所以沒辦法檢舉自己喔[是在哈囉]

2025-06-24 16:32
simonni

找警察自首

2025-06-24 17:18
henrylai21 wrote:
【吹毛求疵的正義?從...(恕刪)

開罰的案件數量逐年攀升
政府相關單位把數字拿來當政績的同時
民眾卻沒有交通變好的實質感受
人民對政府執法單位的不信任與怨氣
越來越多、越來越深
唬唬生瘋

違規太多,開單的只是少數,當然看起來改善不多

2025-06-23 12:14
檢舉要有影片吧
henrylai21 wrote:
轉彎視線不足卻未設置鏡面或退縮轉角:導致駕駛為求安全,不得不越線查看,卻被視為壓線違規。
號誌時間極短或路口設計錯綜複雜:讓駕駛在多段式轉彎與待轉區中無所適從,一不小心就被檢舉誤闖紅燈或行車路線錯誤。
停車空間明顯不足,卻全面禁止臨停:民眾接送、貨車卸貨無處可去,短暫停靠就被檢舉成為違規熱點。


這寫的人就是在故意挑釁分裂民眾
民眾只是提供證據,開不開單依然是由警察判斷
違規要有影片才有機會被開單,一張照片被開單??


轉彎視線不足卻未設置鏡面或退縮轉角:導致駕駛為求安全,不得不越線查看,卻被視為壓線違規。
會這樣做的路口,通常都是無號誌路口,有號誌路口照號誌走就行(頂多燈號剛便時慢慢起步)。無號誌路口沒有越線問題

號誌時間極短或路口設計錯綜複雜:讓駕駛在多段式轉彎與待轉區中無所適從,一不小心就被檢舉誤闖紅燈或行車路線錯誤。
這個就是放屁,號誌時間極短跟闖紅燈有什麼關聯?就是不想停而已(闖紅燈需要紅燈時越過停止線才能檢舉,煞車沒辦法剛好停在線前也是不會舉發)

停車空間明顯不足,卻全面禁止臨停:民眾接送、貨車卸貨無處可去,短暫停靠就被檢舉成為違規熱點。
大多是都是不想走,就算隔幾公尺有格子,也是一堆不停的。然後現在違停除部分外,已經不能檢舉

警察保有最後裁量權,可根據現場實情駁回不合理檢舉檢舉人不得干涉警方裁量判斷,亦無權要求開單或回覆理由對於結構性違規問題,應優先檢討道路設計與標誌標線,而非單純罰單解決公開違規與檢舉數據,建立透明與反省的機制
裁量權一直都在警方,民眾有什麼裁量權??怎麼干涉?
違規及檢舉數據每年都會公布,一直都是很透明(我知道他想說的透明是公開檢舉人啦)
bluesway

simonni 所以根本不該有政府?

2025-06-24 13:42
simonni

人民檢舉原本是好事演變成恩怨情仇,得有約束配套,現在檢舉真是為了維護交通秩序嗎?放屁!

2025-06-24 17:30
本來還想寫點什麼,不過前輩們都講了,也說的很好,就不再浪費彼此時間。
不爽不要開車、騎車
從此跟罰單絕緣
【檢舉制度真的為了交通安全嗎?還是只剩一場懲罰遊戲】

看完這篇整理得頗有條理的檢舉制度討論文(猜測應該是 GPT 協助生成的),身為一個也開車、也寫系統的工程宅,我有一些補充觀點,可能會比較「帶火氣」,但也希望是理性的討論。

----------

🧨「檢舉正義」變成「告狀文化」

很多人不知道,警方其實開單之後還要回覆檢舉人「處理結果」,也就是說你檢舉了,警方不開單還得說明理由給你聽。
這讓整個制度變成一場正義摩人與警察之間的「回報制度」。

不開單?那我就檢舉你不依法辦事。
開單?那我下次再幫你抓更多。

這早就超出「民間協助執法」的範疇,變成了一種「我在監督你」的微權力遊戲,甚至部分檢舉者根本樂在其中。

----------

💣道德勒索式的檢舉文化正在失控

就像博愛座爭議,旁人一邊拍照一邊怒罵:「欸你怎麼不讓座?」
結果根本不知道對方身體是不是有狀況、剛做完治療或情緒低潮。

同樣的邏輯延伸到交通——你沒看到整條路根本沒停車空間?你不知道我這台車為了避讓突然停下的機車而越線?

拍照那瞬間你看不到,照片上也不會記錄,但卻成為懲罰的唯一依據。

----------

💰罰單制度的真實本質:財政收入最大化?

現在的罰單制度看起來越來越像財政工具。
有多少違規與安全無關?只是因為「容易拍」所以變成熱門檢舉點?


  • 停車格頭超過幾公分,開單。
  • 壓到待轉區白線一角,開單。
  • 接小孩臨停 20 秒,開單。


這些不是惡意違規,而是道路設計逼出來的結果。
而「科技執法」反而讓取締更無人性、更不能通融。

從系統工程角度來看,這像是一套寫死了懲罰條件但沒有 exception handler 的機器,誰踩線誰倒霉,根本不管當下發生什麼事。

----------

⚠️工程人視角:我們交通系統根本沒在 debug

如果我們把一條路、一套紅綠燈邏輯、或轉角彎道當成「系統」,那現在台灣的做法就是:


駕駛出錯 = 罰
而不是
駕駛出錯 = 檢討程式碼


你壓線、沒打燈、沒完全待轉,問題都丟給駕駛。
但我們有沒有回頭去檢查那條道路是不是視線死角、轉角沒鏡面、待轉區根本設計錯?

很少。因為改設計要花錢,但科技執法是一次投資、長期收費的資產。

----------

🚦紅黃閃燈,誰該停?誰會讓?

再講個設計問題:台灣很多路口設閃黃、閃紅,但駕駛根本搞不清楚該不該讓,因為主幹道絕對優先權這個觀念根本已經深植人心。

美國是怎樣?四向停,不管你是小巷還是大路,全部 STOP 再走,先停先走。

那種「像收費站一樣有秩序的通行方式」其實更能避免爭議與事故。
但在台灣,閃紅方怕被撞,閃黃方直接衝,最後責任還是閃紅的扛。

但政府怎麼解?不修規則、不導入全停,只會多裝一支攝影機。

----------

🚘駕駛,是一種 flow,不是逐格判斷遊戲

我要講一個最根本的問題:駕駛是「flow 狀態」,是需要用大量即時資訊做判斷的動態過程。
但現在的交通取締制度,就像是:


拍下你 flow 中的一個「不完美瞬間」→ 認定你違規 → 開罰 1200~3000 元


這是把整套交通邏輯變成「靜態框架」來懲罰人類的動態錯誤。
你覺得像不像自動評分的駕訓場,打方向燈晚了 1 秒扣 32 分那種邏輯?

而這一切,不再是為了教育你、改善你,而是:


罰你、收你錢、累積 KPI。


----------

🧭我們不是反對檢舉,而是想重建比例與信任

我們需要的,不是廢掉檢舉,而是給這套制度重新裝上剎車:


  • 警察要有實際裁量權,檢舉不該強制要求開單
  • 檢舉者不該變成審判官,也不需要回應或滿足
  • 對於道路設計錯誤,應該優先改善,而非懲罰駕駛
  • 公布檢舉與取締數據,接受外部審視與反思


----------

✍️結語:正義不能變成一場「誰拍得快、誰罰得狠」的比賽

依法行政,不該變成依照片裁罰;
民眾參與,也不該變成報復機制。

我不是要護航違規,但如果一套制度讓我們開車時像在躲監視器、怕觸地雷、活像在玩懲罰生存遊戲,那這已經不是交通安全,而是集體焦慮。

檢舉制度如果繼續這樣玩下去,遲早會讓人們對交通規則與執法機關的信任,徹底歸零。
strayvet

如果平常騎車、開車、對交通規則的了解,有用發文1/10的心思的話,我不相信會無故收到檢舉罰單...[嘖][嘖][嘖]

2025-06-23 14:28
sq216l426

大大英明,聖明!傻子一大堆的呆丸裡,大大就猶如黑夜的一盞明燈

2025-08-05 12:06
Motor123 wrote:
全都轉成科技執法天網...(恕刪)


有很多話要說
例如貨車違停下貨這件事情
請問這是貨車司機的問題
還是店面位置的問題
這問題是誰應該要克服的, 是店家嗎? 店家叫貨必需要自備上下貨區域或碼頭, 依照台灣現行的道路規劃.....你這是叫店家去死..........
問題轉嫁, 那就是貨車司機完蛋了, 科技執法, 用錄影的, 你違停, 那就是罰錢了, 那貨車司機就不幹了, 然後店家也要完蛋.........
??? 罰單地獄 ???

!!! 違規天堂 !!!



民眾檢舉是線上報案, 是否開罰都是警方審酌裁量, 完全無知, 通篇廢話...
simonni

你講的也是廢話,開單責任推給警方,警方真不開單就哭天喊地沒天理,這就是檢舉者的嘴臉

2025-06-23 17:00
isometry

違規聖人...收到罰單暴跳如雷的嘴臉更精彩...嘻嘻...[^++^][^++^][^++^]

2025-06-26 12:37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