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國大陸汽車產業的歸宿是電動車?錯了

政府的補助本來就是雨露均沾
有什麼奇怪的?
但如果是從你口袋拿錢出來投資
你要壓寶哪一個?
買豐田股票?
買特斯拉股票?
還是投資氫能源新創?
搞產業預測的,跟算命仙同行,翻車的一大堆。

上個月參加一場研討會,就和產業預測大咖同桌用餐。
他自嘲是算命仙,說了一大堆翻車故事,
其中就有電動車。
dd5011 wrote:
近年中國汽車...(恕刪)
正解。

近年的歐美日純油總成擠牙膏比英特爾還誇張。目前陸系車廠願意端出來的純油總成,基本都追上歐美日系了。舉兩個例子,廣汽那顆2.0T在大號神A車體上是5.9秒零百/8升每百公里;長城3.0T在坦克500上面的動態表現秒殺上代Prado,這代Prado進步是很大啦,但賣什麼價格呢?

如果陸系願意亂點技能樹重點發展純油總成,應該早就完全追平歐美日系了。話又說回來,純油上限就那個死樣子,有啥必要發展?
watson0106 wrote:
中國的稱呼"新能源"其實非常正確
新能源汽車可沒說是只有電動車
只要是新能源都可以是發展目標

對,實際上對岸的作法在我看來是最聰明的。
不直接鎖定純電池車,而是用「新能源車」這樣的模糊名稱保留足夠的彈性定義空間,一方面可以繼續沿用原本的加油補能體系,二方面給舊有的油車體系留下緩衝時間,三又為純電池車發展提供足夠的準備時間,其結果就是吸引一大票新舊車廠大力投入,之後再透過收縮新能源車的定義,把排碳較多的車種逐漸踢出去(例如油混車就不被當作新能源車),最終還是促進了純電池車的發展。

反觀歐美則是口號喊很大,行動卻很少,搞到現在電動車市場幾乎要被大陸、韓國車廠整個捧走了。
肉圓沒加辣 wrote:
https://life...(恕刪)

你的標題刻意誤導喔!!
內容指的是不要只壓寶狸電池,並非指電動車
中國大陸指的是新能源車,電動車只是其中之一
justice1

內容不是也說中國政府也要同時發展內燃機嗎, 意思就是不會只專注於電動車, 不管是鋰電池或是固態電池. 別在那邊挑毛病

2024-11-29 15:31
肉圓沒加辣 wrote:
製氫主要有兩種方式:綠色製氫,透過電解水,使用風電或太陽能將水解離成氫與氧,此其一。藍色製氫,利用天然氣(甲烷)進行蒸汽重組以產生氫氣。


印象中氫的製造不難,但壓縮非常耗能
不知道實務上1kwh的氫,要多少的電力去壓縮
hughkk wrote:
印象中氫的製造不難,但壓縮非常耗能


其實說句簡單的, 就是中國只做得出電動車.

應該說只有做電動車才能把成本跟售價壓低.

中國做任何內燃機無論是技術, 工藝都比不上其他國家

但是電子技術中國有那個底子以外, 又非常好抄襲, 根本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而且內燃機成本就擺在那. 省成本就是整台車開不到半年就報廢

高成本的生意不是中國做得來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