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媒體蠻可惡的,未經科學調查及研究,只是坊間採訪街友車主(真車主?)的看法後,就撰寫一篇電動汽車無法普及是因為充電樁不足的報導。一輛電動車單價可以購入兩輛燃油汽車,售價難道不是主要無法普及原因嗎?今年的新聞報導,對於能源車的議題都集中在充電設施議題,是不是與某集團和企業發佈未來幾年擴增充電點有關?
拿租車位的錢去超充不就好了。最近Tesla 調整超充價錢。一度8元假設車位租3000月都可以充375度了。以Model 3,Y LR來說都可以充五次電以上。一個月剛好一周充一次。這個報導應該還有其他沒說的因素。
大鼻 wrote:開電動車看起來開銷很...(恕刪) 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但我自己絕對不會因為要有慢充而去多租一個車位現在外面DC快充站點真的很多很方便了小弟自家也有慢充,但開了一年半,真的沒用到幾次回原廠充電順便吃吃喝喝不好嗎??真的趕時間,快充個10分鐘也可以補不少電,沒這麼不堪使用啦!
始終是有需求才有人製造,只講電動車的不便,而不講電動車的優點,不知道是什麼居心。其實商用車才應該先電動化,柴油車的黑煙相信沒人敢大吸兩口,公司普遍也有停車空地、廠房可以安裝充電樁。電費又相對油錢便宜,保養需求低,除非跑極長途,不然里程都夠用。
養兩個車位的電車車主我給讚我個人覺得買電動車之前就應該解決未來充電問題如果你是獨棟或是非集合式住宅要裝當然沒問題再不然就是你買了新房內有充電樁(法規有規定),跟著順便換電動車沒問題而不是買了電動車才要求社區要同意讓你裝充電樁然後開大會不同意你裝就賭爛社區的人腦袋舊,造成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