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會等到固態電池商品化才買電動車嗎?

等到充電站.普遍到處多有.跟加油站依樣
這時再考慮
ready1cn

我们这充电站已经不比加油站少了,毕竟建充电站的手续跟成本比加油站可简单多了。

2024-01-30 20:46
日本2027~2028大量量產.
台灣類固態拚今年0.5GWh, 約6000多台車的量..., 還在被一些人懷疑中. 這個量就算有, 也不夠賣回台灣.

所以看來只能等日本電池, 車廠研發與測試再加2年就是約2030年有機會買到了.
這時間還太久, 不用等. 需要就先買.
ninidogs

量產以後又有新技術,在等等,你兒子應該可以買了

2024-01-29 11:27
技術沒突破前 依舊油車為主 尤其是冬天溫度夠低的區域 物理特性的問體跟續航里程 也不用說充幾10分鐘就能跑多少 油車加油油槍下去幾分鐘能搞定的是加了就走 油電車為過度 繼續堆疊技術克服物理上的限制 要不然就要用換電克服上述問題 電池的折舊要壓在公司身上哪批電池出包 對公司是重傷
我認為五年內電動車將逐漸退潮的現象有以下:

1. 電池與儲能"材料" &製程能力無法突破並進入"量產"。

2. 除非出現比碳化矽(SiC)更強、更可靠並可以量產的材料(應用於Inverter &OBC ),否則以目前電動車動力總成(Power Train)的需求已非常足夠使用,氮化鎵(GaN)不適用車用環境(車用零件可靠度瓶頸)。

3. 直流電運輸至充電站的"運輸"及"維護"成本太高(Power Grid),放眼全球電網仍無法普及DC charger,只要非DC充電,電動車就要有OBC(On board charger),有OBC的存在直接限制充電效率無法再提升(Amper Limit)。

4. 全球針對電動車和充電環境的"法規"與"協議",車廠的forecast都是基於法規和市場面做滾動調整。

不曉得各位覺得呢?
Hanks_0821

電動&燃油引擎規格不同你也能比? 我講的是"電池材料"和"電網建置"的成本,目前有哪些條件可量化並突破? 碳化矽晶元廠商、電動車概念股、電動車廠近期於美股都是下跌,難道全球市場沒有照你所說的看法嗎?

2024-01-30 10:04
固態電池就算現在量產面市
等到大眾願意買單的價格也是很多年後的事吧
有世界政策的
未來都是統一淘汰
「油」不得你選
gprs19 wrote:
現在特斯拉用18650...(恕刪)

非也!!! 固態之後還有新技術,你還要再等!
我在等核融合汽車化,加一次氘可以開一百萬公里
惡魔的右手

然後加一次燃料,美金100萬這樣嗎?

2024-01-29 22:14
Hanks_0821 wrote:
我認為五年內電動車將...(恕刪)


只有地球顯著溫度降溫了,電車才會退潮
是因為制定溫室氣體排放標準才導致燃油車要逐漸退場
短時間只有電池車能趕上歐盟2035年禁售燃油車
也許一二十年後有別種選擇,但短時間內就是鋰電池
沃特330D

電動車的初衷, 5分奉上, 地球的溫室效應不能等

2024-01-29 12:13
wys819

@awak 不多說,只能給予祝福囉

2024-01-29 12:23
不急的話不用現在換
油車可以開就先開
電車這東西經過一段時間使用
許多缺點出現
這正是要改進的地方
重、充電要更快、安全性要好
還有輔助駕駛也是可以朝著LV3普及化

手機從一開始的智慧機可換電池
但是充電都要充一段時間
或許跑去睡個覺也不錯

到現在電池做在裡面強調快充
可能你早上上個廁所刷牙洗臉
就充飽了

這東西就是隨著時間一直進步
現在的電車電池
就好像以前的手機
充個電都可以去睡覺了一樣
惡魔的右手

電車充電時間是物理問題,不是技術問題...

2024-01-29 22:15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