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aoyu.Liu wrote:
樓主~你在爆料公社討拍帶風向失敗又跑來這邊⋯⋯
都兩年車了⋯⋯
謝謝資訊提供!
Q_Qmini wrote:
抱怨-新車買到車王就很悲慘了,還遇到後勤服務簡直慘不能睹…。
在FB社團發文關於車王文章後,在更新內文回覆問題時,發現被管理員限制發言及事後找不到相關文章。
所有對話如時寫出來而已,沒有必要拿別人過錯來懲罰自己;消費者只是行使自己應有權利而已。在資本主義時代、卑微接受奴性(指此事別對號入座)
更新….
抱歉文筆不好,傷了大家的眼球(🙇♂️虛心接受賜教。
故事開頭已經說很…攏長了。
1.詳細敘述過程如實陳述…並沒說自己有利條件,與總公司聯繫相信公司方也有錄音存檔,無需說謊事實勝於雄辯。
2.事情發生大可在中部維修,但此事涉及到可能是前雷達滲水有關,這就必須回新北檢查維修,關乎於維修費(雙方經銷商不同),事後維修工單上是寫索賠(但不是跟消費者)。
3.主因-是車輛「出廠時」就已有瑕疵,購車至晴天娃娃局長卸任前,台灣並無颱災,能未卜先知車有問題嗎?這跟買新房一樣不經過風雨洗禮過後,能知道新屋防水效果如何?如果是車庫車也很難發現問題。
3.本事件本來就跟業代無關,事情發生詢問購買業代不是很正常嗎?當時他也說要下來牽車,回他「我們自行上去就好」只是電話中怒罵的問題不計較,但有必要6/22到現場維修時再談起此事嗎?當時乙式險即將到期業代有詢問,也回覆他沒有要續保。
所以事情發生時,他說「你看有事情請我處理、保險不給我續保。」(保險選就近的理由,發生事情當場能馬上解決的考量,但不計較不代表軟柿子)當時也只想解決問題而已,你又再次提及「他牌新車漏水?」是想幫公司撇清責任?!
4.酸民說「在圖什麼?」有什麼好圖利的?過錯方「是公司」從始至終我方並無過錯行為,為何要承擔過錯方的一切行為。當時也問過總公司,工單上的維修問題是否日後買家在原廠也能看到資料,回答「是」,這也影響車的折損,所以有談論日後賣車時,總公司「要與二手商說清楚,是漏水不是泡水。」明知車有問題為何消費者要承擔因果關係的買賣,所以才請他們二手買回(怎麼處理是他們的事)。
5.為什麼不說要「碼」品牌方?此事件是經銷商與此事的總公司問題,不代表全台灣的經銷商都有問題。
6.隔熱紙公司服務很棒,亦反映問題馬上解決,110/11/30領牌12/10才有時間將車牽回,當天到時已晚上了。111/8月更換,重貼右玻璃與上次都是同地方起泡紋路不同(不覺得很詭異嗎?) 112/10/21左、右玻璃同時更換,店家只說「三天不要開窗」才會使用紙板區別。電話詢問,說紙板是吸收水氣的。(第一天至第七天至洗車前都是乾的,這跟洗車後裡面玻璃有關聯?)
隔週用同樣紙板也做第二次實驗,一樣車內紙板還是濕的狀態。
———————————————————
新車買到車王就很悲慘了,還遇到後勤服務簡直慘不能睹…。
應該沒人遇過這麽奇葩事吧!車送修過程嘔…心滴血的…..🐦事
故事很攏長……….
110/11/30於新新北市某經銷商購入新車,至事情發生,車因瑪娃颱風多日豪雨造成駕駛座內淹水至踏板上112/6/2(都可養魚),於是隔天到家附近原廠檢測,漏水位置在葉子板附近,當時檢測技師大概初步說明,實際需留車拆開重檢才能了解狀況。
6/3先大略敘訴他廠發現問題及照片。
6/4聯繫業代,拍整體車內室照片傳至業代。
6/7再次詢問業代後續該如何處理?
業代回覆:「還在釐清。」於是在訊息中指出問題及疑問?
這時來電,一開頭就批哩叭啦被飆罵「一直重複說賣你這台車沒賺錢(不誇張都聽到回音)。」只因新車隔年沒跟他續保乙式險,還有隔熱紙事情。(在訊息上或許雙方在字解讀中誤解,Line講開後沒放心上)
6/8來電聯繫「回原廠檢測」廠長說。確定日期也「表明當天要在現場初步看檢測漏水地方」。
6/22當日到時間點業代未出現(昨天傳明天再麻煩你們上來了[上午],當天是端午連假路上塞爆了,還是盡量趕到達)到廠後車交付接待員時僅回「車放著即可」,這過程中跟接待員說「都已跟業代約好現場檢測」,接待僅回覆「放著即可」,交涉過程中心中燃起怒火口氣大聲點時,接待才請我們先到休息室休憩。
在等待時,業代突然來電過程中非常不愉快隨即掛電話後,立即三秒內出現在休息室中,雙方在過程中你來我往,業代此時又敘述之前電話中事情「沒賺錢要過生活、今天他放假之類的」話語,請他拿出交易單出來證明(啞口)。
這世道誰生活容易,提出問題就是解決當下問題,不是到現場又在聽你扯東扯西的,今天是你貴司車輛漏水,你扯他牌新車漏水常態(兩者相同嗎!?同品牌??)=.=’‘
當日值班經理也來調解「說他也要生活」是情緒字眼不好意思。
:(不要挑軟柿子吃,情勒於消費者)
技師檢測完請大家去觀看示範「當水柱往前檔玻璃沖時,A柱室內玻璃隨即滴水」大致初步檢查,後續需留車大規模拆除重檢。
之後業代有拿小紅包及說私人借車給我們代步補償…..當場都挽拒了。當晚正值假日交通尖峰,只能當場購買高鐵🚅趕回家照顧屁孩們。
7/1接到通知已修繕完畢,總公司已派人檢測過後,確定是車出廠時前檔玻璃膠未打滿造成漏水主因。
7/7當天北上牽車,接待員請我們檢查車輛,當天看到車況只能形容「慘!!這是報廢車嗎?」車髒,能體諒是前檔打膠未乾,但內室一片狼藉!!
開引擎蓋時,發現塑膠板未裝好,請人員來看瑕疵,接待員一直道歉,車牽回重用,大約15分鐘後又請我們重新檢查,這時非常仔細檢查,當場又發現多個缺失點(再請接待員來看),這時拒簽維修工單,請他主管出來處理期間一直說不在,大約過了一小時後主管才出現,隨即跟他說明車維修缺失,過程中主管說:「是總公司請外包人員來處理玻璃相關問題,他們廠沒有這技術也不是他們拆的。」
詢問後續問題,主管表示「無法承諾保證、表示遺憾而已」;並說:「投訴是消費者權益。」
詢問投訴後總公司會跟消費者聯絡嗎?主管回覆:「不會,還是交給經銷商來處理。」
後續談不攏車也只能牽回(車牽與不牽,主管說看消費者,表達後續處理問題遺憾與抱歉)。
當場馬上寫投訴信,大約過2個小時收到業代訊息說:「收到客訴了、感謝、我已經做到我能做的、公道自在人心(這句已回收訊息)。」
7/13也接到主管回覆:「收到投訴,總公司請他們處理」約定時間後又沒下文了。
輾轉的與母公司聯繫後,才終於接到總公司來電,一連串溝通後,總公司回覆:「無法承諾保障、保固,只能將缺失回復;出廠難免會有缺失,所以才有五年保固期限。」(……)
現在新車都是電腦系統漏水造成設備短路呢?回覆:「要短路早就出現了(之後左後照鏡也故障)。」又述說其他缺失,總公司「缺失部分到時回原廠保養時,再請技師重新弄過」;也請我們將照片傳給他,幫忙處理隔熱紙問題。
因前車之鑑怕又被說是「人為」,所以自行先找經銷商鑑定,到指定地點與督導敘述之前更換地點及相關問題,督導聽完及查看也查看不出問題所在;只能隔日更換後再看是不是紙的問題(因起泡點都在[邊邊]非人為碰觸點)。
隔日更換時,店員當場拆除隔熱紙查看並無任何缺膠或溢膠問題,也查不出到底問題出在哪?在更換完後,店家很細心的在縫隙中塞紙板以防翹起;並說:「三天後再移除即可」,可到第7日洗車後發現車內紙板竟然…濕了(紙板寬6公分塞在玻璃門縫間),後續電話詢問,沒遇過此問題。
這一連串的詭異事件發生,追根究底就是車出廠品管不合格,導致消費者在不知情狀況下繼續使用發生問題了,卻回得很敷衍了事(每次就只會說[個案]……)。
1.業代說沒賺錢是,購車(110/11/30)時加購日牌頂級隔熱紙三個月後(112/2)左、右駕駛玻璃有2處小氣泡產生,聯繫後同年8月更換右玻璃(大約又隔幾個月相同位置又有2處產生氣泡)。隔年(今年)發生漏水問題才又聯繫業代,他才會提及保險及隔熱紙事情(只因隔熱紙店家跟他索賠費用,照片判斷人為),後續上網爬文相關隔熱紙問題,並無顯示日牌隔熱紙品質問題;在其中某則ppt內文內有人回覆「跟換隔熱紙沒用需找出漏水問題」,於是網上多方找尋相關資訊中,有博主解釋「車內漏水室外溫度37-以上車內溫度在曝曬情況下會瞬間升高55度以上成為蒸籠體,水蒸氣會蔓延到車內所有電器板會氧化和侵蝕電路板,造成全車電路電器故障」,亦詢問多家廠商及經銷商也從未遇到此案例,中部經銷商說曾遇過一個案例「有客人去山上露營後,由於濕氣過重造成隔熱紙起泡而更換過的問題。」
在同類型車種中,他們家車都比別人貴又是簡配,所以當時購車時也加購許多配備及隔熱紙。
2. 通常在反映後,公司都會主動聯繫,表明解決方案就是送修檢查,看似負責但…暨不能保證消費者、又不能給承諾書,在消費者聽起來就是很敷衍的結案。
新車至發現漏水期間前,雖沒風災但偶爾雨天及天氣潮濕情況,在不知情況下(所以從出廠後就漏水,水沒淹到防水隔墊上,根本不會發現車漏水),期間是否也因此車身生鏽、線路氧化;在拆車過程維修中、沒參與也沒照片,也僅聽車廠口頭敘述而已,實際情況我們一概不得而知。
事情根本本質是…產品本身瑕疵,一個企業本應該承擔責任,產品本身就有保產品責任險;瑕疵就需承擔責任,不是轉嫁於消費者身上。而且消保法是採無過失責任,更何況他們本來就有過失、該賦予權利與責任。消費者訴求並沒有因此要求原價買回或更換新車,僅是要求二手買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