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の我等妳 wrote:
2重點設車位法,另規(恕刪)
按現行規定,面積太小的新案子可以不設立停車空間,大於一定坪數後會被要求必須有相對應數量之停車位
因為硬要蓋,是會很難蓋....(樓地板面積我記得是150坪以下)
再加上一堆人對於一樓的觀念是店面、花園、住戶,而非停車空間,所以透天樓很少有自己停車位。
CcCManCcC wrote:
搞錯了,是老屋無法都更,導致台灣一堆無車位連排公寓的存在
不是老屋無法督更,而是沒人想花錢更新,只想等人免費幫忙更新。先不提容積率跟遮蔽率問題
建商又不是慈善家,憑啥無條件協助老屋更新?光建造花費一坪好歹5-10萬,那些老屋屋主願意支付嗎?
就連日本矮房子重建也要上百萬了....你確定老屋主願意支付???
不是都在等建商花大錢收購嗎?XD
jiahsien wrote:
按現行規定,面積太小的新案子可以不設立停車空間,大於一定坪數後會被要求必須有相對應數量之停車位
因為硬要蓋,是會很難蓋....(樓地板面積我記得是150坪以下)
再加上一堆人對於一樓的觀念是店面、花園、住戶,而非停車空間,所以透天樓很少有自己停車位。
日本的一戶建,就會退縮一樓當停車空間
台灣就是要1..2..3樓全部都使用好使用滿,明明在巷弄內沒開店也要用好用滿,那就沒辦法

想做店面使用那就不用想停車空間了
jiahsien wrote:
不是老屋無法督更,而是沒人想花錢更新,只想等人免費幫忙更新。先不提容積率跟遮蔽率問題
建商又不是慈善家,憑啥無條件協助老屋更新?光建造花費一坪好歹5-10萬,那些老屋屋主願意支付嗎?
就連日本矮房子重建也要上百萬了....你確定老屋主願意支付???
不是都在等建商花大錢收購嗎?XD
這不就是老屋無法都更的原因
而且沒賺頭的區域,也沒有建商願意都更
但是要控制車輛的話,目前最有效的就是日本和新加坡
日本是有警方審核私有車位才能買車。沒車位就自己想辦法,不是政府要幫忙的
新加坡買車先買證,一張證70萬台幣,以價制量
人不一定開車騎車,但最少最少需要走路。
然而台灣是沒有人行道的概念的。
且有北七立委限縮檢舉。
核心是設計問題,但全部寄望警察執法,抓違停就飽了,治安不用顧,操死警力、恥笑國際。
台灣政府現行,就是與民爭地。
迫人民幾百萬買的地退縮,做騎樓做人行道,稅減免多少? 幾年才能回本?
自然日子久了,因隱藏成本,每個都佔起來,才不會陪阿。
一條街,只要中間有塊地不蓋,連騎樓都沒有了。
論維護成本,每戶建商風格各異,高低、維護各自所有權人管,以此為基礎的人行道,政府維護、管理成本高 到管不了。
政府不自己做人行道
城市注定越來越醜,因為慢不下人看不見城市。
車禍率難降,因為駕駛無法意識到行人。
肥宅會越來越多,因為出門都是高風險。
人越來越冷漠,因為互動減少。
越來越熱,因為沒有路樹空間。
交通越來越擁擠,因為買車才有人權。
基於以上,應該立法保障人行道的設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