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oma wrote:
內容不是算了嗎....
不然怎麼會生產後排碳量還是會慢慢提升
但也取決於電的來源
這是前幾年下來的統計研究,目前美國還是火力為大宗 (燃煤、燃氣)
現在已經逐漸淘汰燃煤、改為燃氣(汙染只有燃媒一半) 並增加再生能源及綠能
電動車所消耗的能源也只會越來越環保
發電廠對環境只會越來越友善,且汙染集中處理
燃油就不同了,石油開挖、精鍊過程已經固定。
能改善只有燃油效率,但各家車廠卻也逐漸跟不上環保法規
也代表著其引擎燃燒效率也只能如此的低,也一定比不過發電廠來的有效率及環保。
或許3~5年後,可能不用3.2萬公里
可能只要一半1.6萬就會比燃油車的排碳更好了
再探討一項
32萬公里 MODEL 3 大電池要更換否?更換幾次?
應該將電池壽命更換製造所產生的碳排量
一併計入才是對吧!
ace ventura wrote:
推其實這些研究多年前(恕刪)
台灣的電力排碳係數(發每度電的碳排放量)在2019的實績值是0.509,低於2018的世界平均值0.518,若維持能源轉型的政策,未來可望降到0.4,算是剛摸到歐盟目前的邊界(0.2~0.4)。
以台灣2019的電力排碳數據,已足以讓電動車的全生命週期排碳量比汽油車好上五分之一 (依2020國際能源總署研究報告)。
火力發電仍可分為燃煤與燃氣,台灣47%燃煤33%燃氣,燃氣的碳排只有燃煤的一半。以台灣的電力排碳實績來看,整台車生命週期降低20%仍然是有顯著效果的。更不用說若只看排碳地點在台灣的計算方式(從油井到車輪),電動車的碳排放量比起燃油車減少了60%。
電動車利用能源轉換效率帶來這麼顯著的優化效果,絕對不只是換地方插排氣管而已。
https://www.delta-foundation.org.tw/blogdetail/3110?fbclid=IwAR0FEp0hcU0eh_mh0IcwUzfhmp_Fc7sNqXai8wtLeh2S05r-Z-hkxHojE0I
wannaluna wrote:
再探討一項32萬公里(恕刪)
現有車壽命最少就能達50萬公里了~
接下來新款電池可達160萬公里、甚至有新技術可達350萬公里
且之後可以收回再利用 (儲能設備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