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因為也沒有一個有效的即時抓違規的工具或是方法, 多數龜車可能他這一生都在龜但沒被抓過
請問國道那麼多龜車/併排手牽手......到底依照現行紅斑馬的警力是要怎麼抓?而且紅斑馬也不可能一直來回來回抓龜車, 抓了一台其實後面的也都是龜車就逃掉了....根本沒有效率, 而且油錢開銷可能大增, 風險也大
回到源頭, 都是考照太輕鬆了, 尤其是以前
建議以後被抓到的龜車或占用超車道直接送回去重新考照, 而且專門路考就好,
就算大家一視同仁都要重新考照,我也拍手贊成!
這種不從根本去解決, 龜車問題無解~
請問高速公路也要像雪隧一樣每隔多少公尺就在中間分隔島加裝攝影機才得以完成科技執法嗎? 那要花上不少不少錢喔~
zensusv wrote:
像這種所謂隧道龜速車(恕刪)
有點認同11樓的說法
國道5號從一通車就開始台北<=>宜蘭跑了
這樣的措施其實通車後的好像第2年還是第3年就有試辦過了
會有電子字幕顯示"你的車速為xx"
這些其實都是提醒的作用, 目前的高速公路慢速罰款對這些龜速車尚難於以處罰, 執行不易
回到正題
關於國道5號的龜速車有2個路段, 原因不太一樣
1.台北=>宜蘭, 由石碇開始到烏塗隧道出口, 因為這段路程是上坡
在上坡之前是南港到石碇, 這段是隧道
車輛由開闊的視野高速公路, 進入隧道後, 一般正常人的車速會不自覺的降低大約時速10km/hr
原因在於隧道壁面距離汽車駕駛突然變近, 此時所感受到的速度感是增加的, 所以一般駕駛就會
不自覺放慢車速了, 再加上大部分的駕駛並非時常有行駛隧道之經驗(有些還有幽閉恐懼症候群)
所以車速不自覺地就放慢了, 再加上南港隧道並不長, 所以慢車速出了隧道, 緊接著又是石碇開始
長距離好幾公里爬坡路段, 同樣的油門, 爬坡路段又降了車速
所以從石碇開始的上坡路段, 總是塞車的開始
2.宜蘭=>台北, 雪山隧道的龜速塞車
與前段敘述相同, 一進入隧道就開始不自覺放慢速度, 而且又是上坡, 更嚴重的是,
長隧道的幽閉恐懼症候群, 更讓車速更慢, 很多人都不自知自己有幽閉恐懼症,
其實如果進入隧道, 你會緊張, 這樣的話就有幽閉恐懼症後群的現象了, 這時那些電子看板,
電子字幕, 怎麼提醒通通沒用.........
這就是為何都是在快到出口了, 車速才會提升, 因為駕駛人覺得終於到出去了, 要趕快出隧道
所以就加速了
你我可以想一想算一算, 1年會走國道5號雪山隧道幾次? ..............
以上是小弟多年來走國道5號的心得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