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路肩開放限往出口問題

有些匝道出口根本不應該開放路肩讓車流匯入外側出口的車道

路肩匯入主線的車輛壓縮對那些走外線車道的行車空間
sunmontue wrote:
這已經算是走路肩了

請你再看清楚
過了"路肩終點"告示牌時,已無你所謂的"路肩"

是完整的"兩線"出口車道
我投2樓的方法一票,因為這個方法比較和諧。

提前去路肩排隊,萬一錯過,只好一直打右轉方向燈,也許會有好心人願意讓出空間讓你切入。

hpvs19 wrote:
1. 提前切到路肩排隊出匝道
2. 或持續"打右方向燈",等機會 右切
合法主線道最終變成要匯入合法路肩的支線道, 很尷尬.
看起來最好辦法真的是也跟大多數人一樣切到路肩排隊出匝道.
大溪交流道尖峰時刻幾乎都會大排長龍,因為下交流道前的出口只有一線
加上開放路肩行駛的終點是設置在閘道口前(都已經沒路肩了)....
一塞車後,開路肩往中壢要匯回主線道的車,就很自然的銜接了塞在閘道往中壢的車
自成一線(剛好都右彎),就變成開主線順向右彎要往中壢下交流道的車被排擠,
反而要往右切入才行...
其實若真已預知會這樣,不如早點跟著開路肩一起排隊下交流道...
(提醒一下:匯回主線時,請記得要打左方向燈,以免被主線不開心的車主檢舉喔!)
再撐幾個月吧!等匯接台66的高架完成後(好像是預計明年7月底會完工)
到時候塞車狀況應該會好一些...吧!?
開放路肩,其限速都只有60km/hr
只是每次看到行走路肩的車速,應該都超過,而且超過不少。
從這個案例來看,又是為了「便民」開放路肩,但卻不提早設置路肩停止線,
就擺明了,反正是民眾要政府開放路肩,政府就開放,如果發生事故,當然是民眾「不小心」,自己要負責。

但....但....但問題就在,發生擦撞人沒受傷就算了,如果有人傷亡,這責任誰背?屆時,相關單位大概又會回答「喔,我們會仔細虛心檢討,取消路肩.......」,阿就不讓路肩行駛就好了吧?問題不就解決了?
真的是............無言。

如果高速公路的路肩都是設計來供車輛通行,而非臨停或緩行,那我就舉雙手贊成「開放路肩」,
但是現在的高速公路路肩是當初設計時,就是專門提供車輛行駛的嗎?????

還是.......無言


路肩併入主車道,就跟一般行駛一樣,路肩車輛要打方向燈切入主線道,
塞車時就一左一右,沒塞車時就是路肩要讓主線道....
發生車禍時再來看行車紀錄器
也不用怕被逼到另個車道去..不得已撞下去讓他以後知道先後秩序......
喇叭要適當使用提醒主線道有車來...
leoliou wrote:
大哥路肩開放終點已經(恕刪)


你確定樓主的第一張圖
路肩有小到不能騎腳踏車
hpvs19 wrote:
請你再看清楚過了"路...(恕刪)


麻煩請你告訴我
樓主的兩張圖哪裡出現"路肩終點"告示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