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灣紅綠燈怎麼等那麼久

沒1~2百公尺可能有3~4個紅綠燈
還不連貫

一紅燈 打了個盹 才發現數字才出來 從99開始倒數
這些經過國考的公務人員
yagami7215 wrote:
因為臺灣人的駕駛習慣(恕刪)


是真的,德國人起步都一敗的
因為綠燈之下,預期其他向的人都會守法
台灣則是預期其他向的人都會闖紅燈

我在台灣當第一台,如果有辦法確認來向安全,也會油門足一點
結果看後照鏡,還在慢慢嚕
嗚嗚我的汽油錢
交通流量大
紅綠燈秒速必須久
才不會塞車
交通警察不會拿石頭砸自己腳
兩個完全不同的狀況,不要把其他國家政策放在台灣上,

台灣汽車,機車,行人,十字路口密集是全世界最高的,
人民素質,罰單金額,,.............在國外可行,放在台灣就不適用
歐洲以圓環為主
越大路口圓環越好用
可惜台灣人不會走圓環
偉大交通部搞出個圓環+紅綠燈
icq93084 wrote:
歐洲以圓環為主越大路(恕刪)

我記得以前台北市仁愛路圓環沒有紅綠燈
雙北所有重要幹道號就都是120sec起,
我也反映相關單位都是沒有回應。
去過東南亞 東北亞 歐洲 北美 真的只有台灣號誌最誇張得久。
也難怪駕駛人等到可以滑手機。綠燈忘記起步惡性循環。
夏天會等到上火行車糾紛越來越多。
為了讓大家有時間補妝、手機接訂單,喝水尿尿吃便當,當然要久一點。
不然到處都是紅線,怎麼停車吃飯尿尿,你要職業駕駛餓死嗎?
大條路上的紅綠燈有時候還不同步
這邊等完90秒過一個紅綠燈又要等
高瑋辰 wrote:
每次右轉就要等紅燈超久
為什麼不像其它國家用地面感應來加速紅變綠?


每次等紅燈時,最怕遇到義交或警察,
在操控紅綠燈。

這表示,又要等很久很久的紅燈了
yagami7215 wrote:
因為臺灣人的駕駛習慣太差

你如果到歐洲,會發現當地的紅綠燈多傾向短間隔頻繁切換

也就是假設一個對等的路口,它會傾向綠燈30秒、紅燈30秒,而不是綠燈60秒,紅燈60秒

採用短間隔設計的優點是,兩邊車流可以持續推進,不會一邊停下來等超長,另一邊走到後面沒幾台車

但缺點是,如果起步車輛很龜,一個綠燈可能過兩三台車就紅燈了

而如果你看歐洲汽車綠燈起步,油門都是一拜在起步的,因為一來他們有自覺,前面的不加速,後面的車流就會被卡死。另一方面是他們很重視路權,既然我是綠燈,那就不會有人闖紅燈侵犯我的路權

在臺灣呢? 即使你是綠燈,進入路口時沒減速如果發生事故,你也要吃上肇責。再加上臺灣人普遍不敢重踩油門,如果用短間隔的話,真的會一個綠燈過不了幾台車

簡單說追根究底,交通政策失敗是根本原因,路權觀念沒有深耕駕駛人,然後考照制度放任不適任駕駛上路。


台灣還有cc哥這號人物,
綠燈過2秒才時速10起步!
然後自以為對交通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就是一個禍源而已。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