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那幾台綠牌...連討論的價值都沒有...Jinan20190804 wrote:確實有點貴呢,但怎麼當初沒有嘴光陽nice 100 ev呢?還是只打睿能品牌的主意呀?我不是指光陽many 110 ev喔
你除了抹黑我之外,能對內容說些有建設性的話嗎?狗粉的回擊總是這麼軟弱無力嗎? 摳連chanp wrote:真不死心a被回收了又重新發一篇買的人都不嫌貴了幾乎都在大陸的人一天到晚對睿能及政治噴口水倒也神奇了
成急思汗 wrote:怎麼不說吉陽的電車真...(恕刪) 光陽many 110 ev有核心電池的導航版本停產了,現在只有無核心電池的都會版。很可能銷量太差,核心電池成本較高所致。這表應該補上更低價,又是輪轂傳動的nice 100ev。
的確~對岸的電動自行車很便宜(以我也在對岸待過一段時間)離題了~首先:1.對岸是禁摩的,因此,油車基本上要取得車牌是不容易的(不要說,還是有人偷跑,難道因為老師不抓作弊,作弊都對的?)2.對岸的電動車(包括自行車)使用充電式的,都是使用輪鼓馬達行駛(速度正常都是50以下,改裝另外計算)-因此,才會我們新聞中嘲笑對岸人將電動車騎到電梯裡面,不然要如何充電?(再怎麼省電也沒辦法用愛發電吧)3.相信依照台灣的交通部電動自行車是要求時速不得超過35,以及不能雙載(請參閱交通部規定)回到台灣:1.電動車很貴,這是真的,但是請注意,我們是以"合法"的車來算呦(請不要拿阿勞他們花大錢改裝的)究竟換電跟充電是哪個比較好,本來就沒有一定誰比較好比較差,要是隔壁有換電站,換電方便,要是透天附近又沒有換電站,充電比較方便,這樣的比較本來就很難計算2.價格很貴這個不一定很公平,有時候新聞都會說,蘋果xx代電池多少螢幕多少....叭叭叭,總成本是多少,結果一隻多少,超級黑心(在開發任何產品都會需要大量的測試與成本,請尊重每個開發者辛苦的結晶)3.睿能的產品有沒有問題,我們平心來說,有些的確很多問題,但是,請問一下,有沒有改善,我的答案是有....(我是2 Plus車主,我也有遇到水箱泵浦的異常,瞬間,就只能龜速跑...但是,後來原廠更換部品就目前還在正常行駛中)4.睿能的產品是電動車,本身所具備的電子感應器其實非常的多,因此,的確會有一些異常,當下每個人遇到一定都是火大在心頭,可是問題解決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公平來說,其實睿能在當初本來就是因為他的本行就是能源管理設計公司,拿給所有的油車車廠結果沒有半家理他(或許有理,但是因為單家所需的成本過高就暫時擱置),也因為這樣,讓他走入電動車的製造,結果走到現在,也成立了自己的聯盟,其實已站在產業當中,我們真的要替睿能鼓勵一下,如果今天都只是酸,難道整個產業會好嗎?目前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換電模式就是睿能這套系統,一定還有改善跟進步的空間,當然也不是都不要說呀,有進步不是大家都樂見的嗎?至於其他家的系統,就互相尊重,只要市場夠大,整體的產業進步不是很好嗎?光從補胎,每一家的價格不一樣(50~200元),光睿能這種統一工資(61元)不是很好嗎?
魯拉拉拉 wrote:終於GOGORO也有...(恕刪) 我真的有那麼一瞬間覺得你講得很有道理.然後仔細看了內文一下又覺得你又在眼紅了.特助你知道EM-50要賣多少嗎?它可是有含電池的.售價僅比VIVA低一點點而已,各項性能數據都遠不如VIVA至於中國電動車......唉.真要這麼棒!我很納悶為啥沒有比較靠得住的廠商乾脆就直接代理進口算了.或許你久居中國比較了解,你來說說看.基本上我也是挺反對國產就比較貴這種莫名其妙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