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4132 wrote:前面塞車,您在後面能不塞?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您的車會飛? 北上能當南下用? 樓主說的這一段埔鹽..就假日南下塞, 收假北上塞跟上/下坡有關? 真精闢喔.
atoss888 wrote:樓主說的這一段埔鹽.樓主說的這一段埔鹽..就假日南下塞, 收假北上塞跟上/下坡有關? 真精闢喔.大笑..(恕刪) 當然, 這是凹陷部 , 這是一種道路瓶頸一台車通過道路瓶頸會不會塞車, 不會, 因為沒有別台車塞住它高車流量沒有瓶頸, 每台車保持等距行駛, 也不會走走停停 , 不會塞車當然是 高車流量 + 道路瓶頸車子擠在一起(車距縮小),才是堵塞 , 如果能疏散, 拉開車距就不塞了 !LOS A 不塞, F自由車流, 車距很大 ,怎麼開都可, 碰到道路瓶頸也毫無影響LOS D /LOS/E/LOS F 就是塞車 J廣域堵塞車流, 車距很小 ,而且堵塞波還會突破車群傳遞出去塞車通常是因為"車距"縮小了 , 前方車距不足而受迫降速 (大家踩下煞車的原因都是因為前方沒車距了)下坡衝很快, 但是前方不是下波處沒有衝很快, 車距就拉近了,車距縮小就堵塞了如圖, 下坡再上坡, 前方上坡處就形成堵塞東日本自動車道株氏會社 的宣導影片 有說明サグ部での渋滞発生状況http://www.driveplaza.com/traffic/roadinfo/cause/請壓"再生",動畫就會繼續1.上り坂やサグでは無意識に速度が低下する車があります2.車間距離が短くなった後ろの車はブレーキを踏みます3.後続の車が次々とブレーキを踏み渋滞が発生します4.渋滞がどんどん後ろに伸びていきます"凹陷部"無可避免的塞車, 因為上坡和下坡難保持相同車距, 一定會不同而造成堵塞neil1223 wrote:沒錯車流就像個縱波(疏密波)在傳遞 車流量越大越明顯...(恕刪) 是的,台灣國道的特色是 『車群』『車群』內 疏密波的密部 , 『車群』外 疏密波的疏部所以會有波形的傳遞當碰上障礙物時, 會返回到原來介質,稱為反射,必遵守反射定律。道路瓶頸 是 波傳遞的障礙物聲波遇到障礙物時會發生反射現象(遵守反射定律),形成回聲。當然是 高車流量 + 道路瓶頸傳遞波的物質稱為「介質」,必須要有彈性。如水、空氣、彈簧, 但是車流不可壓縮車流不可壓縮, 正常的高速公路如果保持安全車距, 車和車之間就沒有介質能讓此壅塞衝擊波, 繼續傳遞下去,不會有壅塞波遇上凹陷部,有高低起伏, 如同橫波(高低波),如水波、繩波、光波 ,會產生壅塞波這個影片裏面說"駕駛之間不協調", 這是本來就一定會發生的, 因為.............一列佇列車當中的每台車踩下煞車的時間點當然不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九十四條規定: 隨時可以煞停之距離交通部運輸研究所90.04.24.運安字第900002569號函一般駕駛人在行進中,突然發現危險情況後即刻採取煞車措施,車輛必須空走0.7~ 0.8秒(反應時間為0.4~ 0.5秒,右腳由加油踏板移至煞車踏板之時間為約0.2秒,踩煞車踏板所需時間約0.1秒),才產生煞車效果(交通事故偵查學,吳明德著)。煞車停止距離= 空走距離(反應時間+換腳時間+踩入煞車時間) + 實際煞車距離(實際煞車開始作動時間)路隊長煞車時,後面的車是不是仍然往前行進, 前車剎車而後車仍在行進?是會消耗掉緩衝的"安全車距",造成安全車距縮短。車速110km/h的車, 每秒前進30.3m , 當路隊長後面那台車發現路隊長煞車了,到他自己開始煞車的時間差(空走距離), 安全車距已經少掉12m-15m(空走距離),由原本的55m下降到只剩下40m(依高管規則 6,其所對應的車速只能是80km), 除非後面佇列的後車,眼睛餘光,能透視過中間的車,一直盯住路隊長,才能第一時間同步?否則,以此類推,反應時間遞增,而安全車距遞減,等到傳遞到路隊長後方第 5-6台車,想踩剎車時, 安全車距已經消耗為 0 了!因為是人,用眼睛看,不是透視,人腦很難準確判斷車速!人腦會判斷的是速差發生後的車距變化!,當速差出現造成車距縮短,為防追撞!後車必然剎車, 衝擊波"backward travelling wave"往後傳遞是必然造成"安全車距"縮短, 必然繼續傳遞衝擊波"backward travelling wave"給更後面的一台車。根本不可能歸因於後車沒有同步剎車? 因為這是"人腦"不可能辦到的!
sunland wrote:台灣常常出現的現...(恕刪) 這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專注力 就忘了要環顧四周的車況 該加速還是要減速 通常 這種人不少 而我認為 他們跟本不應該有駕照 汽車開起來 本來就有化身為賽車手的覺悟 不是真的要你在路上飆車 而是要你有隨時超車及加速的習慣 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當一隻可惡的烏龜
每年連假或過年 無事故的塞車 幾乎都是上下坡有人明顯不懂上下坡容易引起波段集中....另外上坡在台灣是不可以超車的 (白話就是不能變換車道 沒車也一樣)爬坡道禁止超車、變換車道或外側大車爬坡道禁止超車、變換車道等所以三台烏龜車...很可能可以讓國道接近癱瘓一個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