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機油的基礎油

國光牌特優級15W40,認真說來並不差,我從舊包裝用到變成新包裝了,是最近有其他油品要消耗才沒繼續採購。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說閣下不董還真是不董. 閣下知道做認證要花銀子嗎? 中油自己賣油就很好賺了. 又只做內銷.沒有差到你用不用他的機油. 所以他何必去做認證? 對中油來說. 這只是鼻屎大小的市場而已. 他何必認真去搞? 再說一件事. 做認證這種東西只是騙你這種不識貨的. 我是做貿易的. 出口到歐美國家哪個東西不要做認證? 但是廠商都是出貨做一套. 認證做一套. 這個你也信? 你也真是太嫩了. 你以為沒有認證就是不好的機油? 中油是世界級的煉油大廠. 這種底氣會做不好機油? 你知道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真正自己煉油嗎? 台灣就是其中之一. 機油也是一樣. 要做便宜的機油就要自己有底油. 只有凡事都是外國月亮圓的土豆才會不知道自家的東西好又耐用.

Johnnylo94081 wrote:
說閣下不董還真是不董. 閣下知道做認證要花銀子嗎? 中油自己賣油就很好賺了. 又只做內銷.沒有差到你用不用他的機油. 所以他何必去做認證? 對中油來說. 這只是鼻屎大小的市場而已. 他何必認真去搞? 再說一件事. 做認證這種東西只是騙你這種不識貨的. 我是做貿易的. 出口到歐美國家哪個東西不要做認證? 但是廠商都是出貨做一套. 認證做一套. 這個你也信? 你也真是太嫩了. 你以為沒有認證就是不好的機油? 中油是世界級的煉油大廠. 這種底氣會做不好機油? 你知道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真正自己煉油嗎? 台灣就是其中之一. 機油也是一樣. 要做便宜的機油就要自己有底油. 只有凡事都是外國月亮圓的土豆才會不知道自家的東西好又耐用....(恕刪)


不要認證、符合傻傻分不清好嗎

認證要錢

宣稱符合某標準,又不用錢

如果中油的機油真有那麼厲害,怎不敢宣稱「符合」ACEC、BMW、VW、Benz的標準? 反而只敢宣稱符合API這種幼幼班的認證等級?
koync wrote:
中油特優級15W40的數據,個人認為應該比較像10W40
40度黏度為106.2 100度黏度為14.06
..(恕刪)

尾數相同40,高溫黏度差不多,只有低溫有差。
一百出頭就有大廠合成可用實在不需要堅持礦油啦。
違規超車必檢舉 wrote:
不要認證、符合傻傻...(恕刪)


這位仁兄大概不知道 美國 API是什麼. 居然說這是幼幼班的東西. 真是沒上學也就罷了. 還把BMW,BENZ的 標準也拿出來了. . 請問閣下知道 BMW 這些 車廠的機油標準是從何而來的嗎? 正是從德國石油協會標準來的. 我就搞不懂了. 到底是德國石油協會比較標準還是 BMW 比較標準了. 這有點像是乞丐趕廟公. 美國是機械大國,也是汽車大國. 美國石油協會的 標準已經可以說就是世界級的標準了. 這就像中鋼做的鋼鐵也是要符合日本 JIS 或 美國 ASTM 的 鋼鐵標準是一樣的. 閣下居然用某個牌子用的機油去認證這個機油的好壞. 這如果聽在美國石油協會製作標準的工程師耳裡大概笑翻了 . 中油說符合美國機油協會的標準你不愛用.卻自許 BMW 等廠的標準才愛用. 如果是這樣美國機油協會可以關門了.
我路過的,中油的機油是真的不錯,故意賣那麼貴 也是一絕。

1-它不想做國際車廠生意 台塑也是,商用機油毛利一般,而且被國際品牌佔據。
2-國營企業很散漫 不搞認證 不玩外銷。
3-煉油廠產業非常不容易 石化工業是當初十大建設,絕對有實力。
4-既然貴又無認證 一般車的消費者也不會想用了。
5-但品質是ok的 家族公司的重機械 遊覽車 用了數十年。

lockquote>違規超車必檢舉 wrote:
不要認證、符合傻傻分...(恕刪)

一二三類都是原油煉出來的,差在三類有特別的製程去精煉,
(加氫裂化,異構脫臘等等),讓原油煉出的石蠟礦物油,
其特性表現可以直追合成油...
所以有些公司就直接把三類基礎油作的機油,當成合成油在賣,
還衍生過一段官司!

中油以前還有在煉一類的基礎油,主要是跟Shell技術合作,
不過後來那油廠關了,基礎油就都改進口了!

三類基礎油中油從頭到尾都沒有設備跟技術能力可以煉得出來!
只能向外購買.

機油有基礎油還不夠,還要添加劑配方跟製程,中油也只能向外購買.
基礎油/添加劑/配方都向外購買的情況下,產能銷量又不多,
售價就變高了!

說中油的機油好嗎?!是比台灣自創品牌的神油要好,
但跟正規大廠的機油比起來,只能說又貴又不入流!

ExxonMobil/Shell/BP/Chevron/ConocoPhillips/Total/ENI,AGIP...

了解機油的人,多半就會選擇上面這幾家正規機油大廠下面的機油,
要技術有技術,機油性能好,基礎油自製,要產量有產量,價格合理.
中油的機油我都不知道有哪個點可以跟上面大廠的機油來比!?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Pink Floyd wrote:
一二三類都是原油煉...(恕刪)

內行,中油的潤滑油是中殼做的,中殼已經隨五輕
關閉了,現在台灣最大的潤滑油生產廠商是台塑
石化了!

五輕關廠… 台塑抓石化主導權
中油日產能剩50萬桶 低於台塑化的52萬桶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中油高雄煉油廠十一月關廠後,中油每日煉油量只剩下五十萬桶,低於台塑化的五十二萬桶,台塑化的煉油產能首度超越中油,未來國內石化市場主導權將落在台塑手上,業者感嘆「中油退、台塑進,未來台灣油品市場將會改看台塑臉色」。

事實上,台灣石化業近兩年走得艱辛無比,去年八月發生高雄氣爆案,讓居民聞「石化」色變,爭取五輕續存的聲浪瞬間消失;去年十一月中油與荷蘭皇家殼牌(Shell)共同於一九六五年投資的中殼(主要生產潤滑油、基礎油)也宣布停爐、退出台灣市場。由於中殼關廠後,高雄煉油廠大虧,中油遂提前把擁有三十六座工場的高雄煉油廠部分工場關閉、降低損失。

有鑑於五輕將於年底前關廠,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態「如果同業有需求,台塑集團願意協助供貨」,市場則感嘆「中油退、台塑進,未來台灣油品市場有一天會改看台塑臉色!」

中油五輕與高雄煉油廠關廠,影響最大的就是高雄石化業者,包括台塑、台聚、榮化、中石化、國喬、台苯、中纖等。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表示,五輕關廠一直按表定計畫進行,且去年開始因需求疲弱已陸續把部分工場關閉,對於下游業者的料源也都有妥善安排。乙烯是從中油新三輕(林園廠)拉管線供應,丙烯則是以槽車運送,若中油產能不足的部分,業者也會自行購買或由中油代購。

多數下游業者則認為,中油五輕關廠影響不大,但意義卻相當深遠,意味著台灣不重視石化業、不歡迎石化業;但事實上,石化業是重要的基礎工業,年產值高達一.九兆元,提供中下游約十二萬人工作,如今卻逐漸沒落,再加上中韓簽署FTA帶給台灣石化業負面影響,未來該怎麼走下去?業者感嘆「不出走就得高值化,但無論選哪個,都是不容易走的一條路!」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26667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