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無中央控制和同步監控系統,這是國際上,像美國都開始有智慧儀控行車系統,通過中央控制或是分區集中控制室來操作,才能對現在的交通壅塞統計和改善。
3.中華民國的交通部和相關部會對於統計車流量運用的人力是派遣外包工讀生到路口按馬錶,這樣的統計夠原始了吧。
結論,中華民國的交通號誌可以給人有多大的信任度,尤其是當車流量大的時候,卻還是要靠交通警察廳中央廣播調度號誌,設置的監視器是無法及時連動全線號誌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官出巡要派一堆維安開道了,因為根本沒有全套的監視交通與改善設備,每年的交通號誌採購招標,哈哈哈,沒人敢查的
其實連交通號誌、標線應該都要採人因科技與人體工學下來考量。
路標指示不連貫,里程標號重疊顯示還是有問題的,連地面標線都可以因工程、民眾反應塗塗改改的,紅綠燈讀秒數設計可以幫助節能減碳,可是對實際交通事故卻有國賠的可能,所以只好推給不負責任的用路人,問題是,沒讀秒數的時候,不負責任的用路人還是照闖,發生事故法官可以判應注意而未注意。(印證老人言,車是慢慢開,市區40-50,郊區50,快速路90,高速公路100-110,負責任的開速限內被撞到,除非有行車紀錄器,還是有可能和不負責任的用路人一起負擔肇責,台灣是人治!!根本無法治)
有讀秒數的時候,結果是設備故障,國家就要賠錢了,這樣的話,政府還會宣導?
交通部主管交通
1.各級公路只能堪用和通行,根本無法順暢與舒適的駕駛。
2.交通罰則只有規範民眾,相關測驗儀器與校準只推給專業與不公開,用路人只能慢慢開和龜縮
3.年年出國考察和交流經費累積下來的政績就是今天的交通,車少沒事、車多必塞,有車沒停車位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