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電動車充電站營運商的生與死?

基本上都要配合停車業者/停車場,畢竟架設公用充電樁的主要問題除了架設以外,還有一個就是停車的空間。
(原本加油站那種一站流水線式的方式,是一定不可行的)

比較可行的作法,包括(但不僅止於)
1.與超商合作,在超商停車格提供充電樁。
2.與政府合作,在公立停車場與路邊停車格,架設充電樁。
3.同2,但與私人停車場業者合作
4.與大型超市/Mall合作,在這些地方架設充電樁。

至於收費部份,就要看怎麼跟業者(如上述的超商、政府...等土地使用單位)來談。
不過個人覺得,如果要讓業者生存下去,營運初期只靠租金一定會餓死,這部份就需要業者自行動腦想解決方案了。
財務包裹、異業結合....等等,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另外再補充一點,現代的電動車,基本上是以在家能充足一日所需來設計的。(以每日通勤總距離小於80km計算)
公用充電樁只有長途才會使用到。

以都會區來說,其實公用充電樁需要的數量,並沒有大多數人想像的多。
反倒是距離都心100-150km處(比如高速公路上的服務區),會比較需要大量的充電站。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基本上都要配合停車...(恕刪)


這位大大您講到我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重點了,"財務包裹、異業結合....等等,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這部分就是我在思考業者如何在充電量少的情況下還能產生獲利,得以為繼,但說實在的想不到什麼好點子,所以上來發文探討。
vicaney wrote:
這位大大您講到我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重點了,"財務包裹、異業結合....等等,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這部分就是我在思考業者如何在充電量少的情況下還能產生獲利,得以為繼,但說實在的想不到什麼好點子,所以上來發文探討。


這有幾種做法。

1.賣夢想來籌資。如Tesla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光model 3預購單收入,金額就很嚇人了。而車主下訂後還要等上2-3年才能拿到車,甚至有很多車主是下訂時,連造車的工廠都還沒有的狀況...)
2.財務包裹。著名的Solar City就是這樣活下來,有興趣可以去研究一下這家太陽能板租賃公司是怎樣經營的。
3.異業結合。比如跟超商等有停車場的店家合作,提供優惠等給消費者。
4.大者恆大。簡單講就是增資燒錢幾年,直接搶市佔第一跟超高使用率,拼到損益兩平。gogoro就很像是這種模式。

當然應該還有其他的方法,就看經營者創意的腦力激盪了。
不過要有優良的產品,是基本的必要條件。

怎麼包出公用充電的優良產品,也是要看經營者的創意了。
如果只是「免費充電」或只會打價格戰,那不是好的方向。

舉例:買1000小時充電,送代駕3小時(喝酒後可用)或免費拖吊3次...等。
充電位置APP預約、行車規劃幫手...等等都是可以思考的優良服務方向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