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休旅車裝四根鐵桿變「客貨車」!省下貨物稅爽到誰?

1360 wrote:
也因為七人座不可能符合客貨車認證,所以必須繳納完整的貨物稅,這就是價差的由來。...(恕刪)


新聞這樣寫,真的是把當年納智捷M7的事情蓋得一乾二淨。印象中只要能夠創造出一立方的載貨空間都能認證客貨車。

甚至我相信客貨車認定說要加嚴就是因為M7的事情鬧太大才修改的,但政府也沒說要罰納智捷,買到的車主還是只能自己吞。反正監理站只會說驗不過是車主自己的問題。


話說U6改得那麼大,更動程度不下於當時的CR-V 5,認證上還是視同小改款的客貨車,稅金依然沿用之前的15%優惠,然後特別強調性能,是要跑山路載豆腐嗎?

倒是我過去一直以為CR-V跟U6最大的差異就是CR-V有橫桿,後來才知道U6也有

甚至看到U6這樣改都沒事,CR-V要拔橫桿的日子就真的更遙遠了

1360 wrote:
這2天新聞又再炒「...(恕刪)


國產客貨只值牌價八折
用奧步省稅又沒讓利消費者
當然直上進口車才是聰明人選擇
當初沒選RAV4是因為它用了舊引擎,CX5入門版又太陽春,跟上一代比起來拔了不少配備,只好不爭氣的選了國產車
第一個使用客貨牌來省稅的車廠就是福特的ESCAPE。
不過他的定價,的確是有把這省下來的稅回饋消費者,
2.3L排氣量的suv,定價只要63萬。雖然只有兩顆氣囊,但價錢就是便宜。

然後第一家不把省下的稅金回饋消費者的,我覺的就是CRV3代,
一樣領客貨牌,2.0L就要80多萬,2.4L竟然要到100萬,
而且重點是:

全車系都只有兩顆氣囊!!!

但結果呢?CRV 3代賣的嚇嚇叫。

所以也不能怪車廠貪心,都是消費者自己養肥了車廠的胃口。
進口車 , 日後維修零件成本與待料(甚至會不可能再出現給車主), 就知道進口車的好處。

經營一個車廠不容易 ,除了固定的全體員工工資, 當初國產化開模具的成本,要分攤多少台車, 一個小臺灣島國能賣多少輛,這也是國產車本土生產成本的難處。

一個國產化,除了車輛組裝廠的員工外,協力廠商也是貢獻不少,也幫忙扶持了臺灣的 "汽車工業"。對臺灣的經濟貢獻很大。

而國際大汽車廠,採用自動化生產線,批量生產世界銷售,生產成本分攤就低。
當然爽到國產車商..
看看進口客車的牌價..
如果扣掉客車跟客貨車稅率的價差
很多進口SUV的售價都低於國產車..

國產車廠還好意思抱怨進口車市佔率?

消費者在評估保修成本跟待料時間後
還是走向了進口車..


國產車的誘因跟優勢????

消費行為本來就是現實的...要怪誰???
piyopiyo765 wrote:
然後第一家不把省下的稅金回饋消費者的,我覺的就是CRV3代,
一樣領客貨牌,2.0L就要80多萬,2.4L竟然要到100萬,
而且重點是:
全車系都只有兩顆氣囊!!!
但結果呢?CRV 3代賣的嚇嚇叫。


身為當時07 CRV3的車主
我想我可以稍微跟您討論一下當時購車的心境

ESCAPE 不是一開始就賣60幾萬
印象中..我從04-05就一直在看SUV..
差點也下定了RALLY特式版
當年售價也將近90
偶後又多了2.3 VVT..也去試了
雖嚮往NBX的活動跟生活
但一直缺乏一股熱情讓我掏出信用卡刷訂金
到了06年,產品線進入末期,成本大幅降低,售價也緩緩下降
一直到07CRV3一上市

5速自排 VS 萬年4速
油耗
行車電腦
妥善率..

一樣安全配備不足
一樣沒有ESP

CRV3上市不到一個月..我下訂了..
亂講....Luxgen M7的七人座就有客貨車認證~~
1360 wrote:
也因為七人座不可能符合客貨車認證,所以必須繳納完整的貨物稅,
那一根客貨兩用的後面鐵桿, 就當作是車身結構桿 , 還原廠製的 。 就釋懷了
不是要修改稅制?

怎麼又要延用?




1360 wrote:
這2天新聞又再炒「客...(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