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出險問題


陳顯迪 wrote:
我的車是105/6...(恕刪)


這不是不能說的祕密嗎?

之前有新聞,業代拿客人的車去出險弄貨出來賣...

你的CASE是業代要業績,拿點小利吸引你同流合汙而已...

這種玩法建議在你保乙式最後一年準備跳丙式的時候~

因為乙式丙式分別獨立...
多出來的錢就是業代跟保險公司的人分掉
5007382 wrote:
乙式險裡面我記得有一個是不明原因車體險,
本來就可以因為不明原因去理賠


這是屬於『選配』項目,
要看保單內容中是否有『車體不明原因限額損失附加條款』這一項,
一般來說該項的額度約兩萬左右,
就是讓車主在年度到期前可利用它來出險做鈑烤,
但事實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投保時被賺一筆,出險時又被 A 一筆!
My Interior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ire
如果是保內,而且又會回原廠包養,跟他多凹4-6罐變速箱油吧,反正你遲早會用到的

陳顯迪 wrote:
問題1: 這跟金管會有關?這樣的出險做其他用途到底是犯法行為?!
問題2: 出險的使用規定確實只能烤漆鍍膜?
問題3: 出險一次,下次的保費是否影響大?

.(恕刪)


很多大大已經回覆,基本是違法及保費至少不降。

從另一角度思考,就算沒有立即負面,也有長期負面。

例如這些建議多是基層員工,目的是以投機方式,看準人貪小便宜,不計長期成本的心態,然後以做好人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私利,例如業務。

但是,除了上面說的短期負面,例如已經觸法,長期效應就是,例如,保險公司的高層在財務評估時,會發現成本居高不下,為了必須要有利潤,就會採取一些措施,而這些措施則包括,可能整體保費偏高,或是權益縮減,例如就所知,台灣的指定駕駛人保險,屬於少見或沒見過,原因就是因為亂出險的太多。

當然,有人會極端立場,認為保險公司,或營利公司不該賺錢,利潤是污穢骯髒,要以慈善心態,然而這是錯誤的。營利事業要接受法規管理,同時政府要防止欺弄消費者等不當手法,但是賺取合理利潤是正當。

這種不顧整體,只貪個人利益,常常就是造成所有人的權益損失。

這種範例包含,消費者濫用免費保固等,一直到地方濫用國家經費,其實到最後,都是大家倒霉,因為不勝負荷,都會減縮。

不要投機,不是為了高道德標準,是因為,怎麼來,怎麼去,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不投機是保障自己權益的一種方式。

參考看看。
業務透過
保險名目,加裝胎壓偵測器

想想,業務何須如此熱心

因為有利可圖

一台5~6000元,去申請了12000元(業代+車廠一起分錢)

原本你明年車體險會因為沒出險,打8折,再隔年打6折,再隔下年打到4折

結果你出了險,往後3年維持原價不打折

假設你車體險第一年為20000
因為沒出險關係
隔一年變16000(8折)
隔第二年變12000(6折)
隔第三年變8000(4折)
總合為:36000元

…………

但因為你出險了,後3年保費不打折
隔一年20000(沒打折)
隔第二年20000(沒打折)
隔第三年20000(沒打折)
總合為:60000元

出險vs沒出險,差24000元

你等於花24000元,去買個5~6000元胎壓偵測器,而且業代認識的,會更便宜
就是因為這樣出險才導致車體險比第三責任車險貴上好幾倍
車商跟保險公司兩個都是大贏家 消費者是個完完全全的輸家
無奈太多人只短視近利 以為自己賺到 其實後面都得全吐回去
除非你夠懂車險這一塊
陳顯迪 wrote:
問題1: 這跟金管會有關?這樣的出險做其他用途到底是犯法行為?!...(恕刪)

因為 保險公司 是 全融業啊, 他的直接主管 就是 金管會...

現在的管很嚴哦...


業代、車主、修配廠 常常會串通起來, 挖險公司的錢...

反正就有點像 醫生和病人 串通起來 去騙 健保局 的錢.

病人賺人頭錢, 醫生也賺更多..


不過既然錢都請下來了, 東西都裝上去了, 就不要亂PO,

不幸驚動上面下來查, 那你也會很倒楣... 詐保共犯!

員警助詐保近億元案 5警遭判刑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707260308-1.aspx

陳顯迪 wrote:
胎壓偵測器是私底下為我做的服務,而且中間的差價其實東扣西扣就沒了...(恕刪)


中間指的應該是中間經手的人......

不然人家為何要幫你莫名其妙出險?! 這是有風險的, 有風險就有代價, 代價就是.....

自己去外面裝, 一套也不過5千多元, 銀貨兩訖, 完全沒煩惱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