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個月的心得是,在大白天光線充足時,從車內看出去只有顏色深淺的分別,視線的【 清析度 】和之前那台沒貼隔熱紙的二手老車差不多,不過 ......
晚上行經光線較昏暗的路段時會有大燈照得不夠遠,也不夠亮的錯覺,真的有點暗。
小妹自認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若存夠換隔熱紙的經費︰
前檔想貼透光 50% ~ 70% 的隔熱紙( 保自己的錢跟對方的命 )。
前車座 50%。
後車座 35%。
後車箱那片大玻璃貼 15% 的( 我有裝錄後面的鏡頭,比用眼睛去看清楚又明亮太多了。 )
…………………………
大白天出這種事,我覺得是那位駕駛自己注意力的問題,跟隔熱紙的透光率沒什麼關係。
cinnamon coffee wrote:
別再鬼扯什麼A柱、B...(恕刪)
我有一個問題!?
如果校園是允許車輛進入,而大門算是車輛唯一出入口!
那,有些人一直說那是人行道!
到底,算是車道還是人行道?
如果算是人行道, 那很多公司機關進出車輛不都是要通過人行道了嗎?

UFO_Alien wrote:
cinnamon coffee wrote:
別再鬼扯什麼A柱、B...(恕刪)
我有一個問題!?
如果校園是允許車輛進入,而大門算是車輛唯一出入口!
那,有些人一直說那是人行道!
到底,算是車道還是人行道?
如果算是人行道, 那很多公司機關進出車輛不都是要通過人行道了嗎?不知
(恕刪)
我看完之後的第一直覺反應就是,這大門是讓車走的嗎? 同時,學校沒有想過,小朋友會亂跑的危險?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所謂的校區內發生車禍,不管是正式學校還是私立類似幼稚園等。
記得前不久,細節忘了,也是開進校區,也是碾壓到幼童。
台灣很奇怪,每每將大人的方便與自私,放在不懂事的幼童與青少年之上,包含校區附近亂停車及不強制執行慢速,三不五時就一位學童被撞被壓。
駕駛是否分心,若是有駕駛經驗,也知道不是單一因素,太黑的隔熱紙會是影響之一,即便某個角度不會,其他角度也可能,問題還是一樣,有人能預測車子行進的每一種角度,以及何時何地何角度有人物等? 這不是另一種賭運氣?
但是,若是法令有規定,沒執行,甚至說警車也違反,這就是另一條好看的文字。
看到這種都很感嘆,幼童在台灣是最不被重視之一,包含過斑馬線。
這種環境長大,也是有樣學樣,將他人安全,放在自己方便之下。
要講責任,學校與駕駛都要負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