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都說了:『納管』、『納保』、『納稅』
這三項Uber作得到,後續一切好談(其實還有很多不公平競爭的,例如車輛領營業牌、車色塗成黃色,限定營業用途的問題,根本不可能好談,交通部還是想太簡單了)
最大問題就來自於現在的Uber沒一項是有作到的
而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不願登記為汽車運輸業、不願要求旗下司機考職業登記證
這種不願接受納管的情況
如果這種情形下還設專法讓Uber就地合法
等於政府就此失能
台灣以後各項職業登記都可以廢了…(現在各國底限基本上都是至少Uber要納管才有得談)
至於Uber願不願意納管?答案是不願意
因為Uber現在主打的一項就是繳一繳資料再下載APP就能成為Uber司機,輕鬆又簡單
如果還要去考試,這加入門檻就會提高
再加上若政府單位手中握有這些司機的資料,肯定就會有後續動作,例如要求比照勞基法對待
這些是Uber當初營運根本,除非被逼到要被逐出去,不然都是能吵盡量吵…
-
至於小黃是道路亂源?
這我不否定,但Uber也不一定好多少,差別只是小黃違規時很明顯,而Uber違規時則只有車內人知道那是Uber…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