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塞車來解決塞車的問題"
這方法很好,以前京都許多地方是雙向共4線道,但車輛還是一直增加交通越來越擁塞
路也無法再拓寬,政府乾脆下了一道政策:把雙向4線道縮減為雙向共2線道,也就是一邊只有1線道
剛實施時也是被罵翻,哪有塞車了還反向把道路縮減的道理?
結果短短1公里的路程,開車塞半小時,走路15分鐘,騎腳踏車5分鐘、搭地鐵更快
久了後民眾也開始養成以腳踏車、徒步、搭大眾運輸工具代步的習慣
現在有去京都旅遊的就知道,換來的是乾淨低污染的生活環境
------------------------------------------------
回到台灣現實面,以台北為例,要增設自行車道,換來的是民眾的漫罵
台灣民眾只會一昧要求增加車道,但是否有想過"到底"要增加到多少車道才夠汽車使用?
世界各國已經有很多例子可以看了,增加愈多汽車道,只會換來又更多的汽車上路,車道是永遠無法滿足汽車的使用量的
我舉台北為例是台北已經是全國大眾交通工具最發達的地方了,我在台北住過4年,每次上下班時間看路上來往車輛,幾乎1車1人...
說到底,其實就是台灣民眾觀念還跟不上世界,只會抱怨塞車問題,但卻沒人肯從自身做起,能搭公車捷運就搭、腳踏車到得了的地方就盡量騎、雙腳能到的地方就盡量走
但台灣人只會說:沒車不方便...是真的不方便還是只是"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