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關於機車,有事請教台灣車友


問題一:看到很多地方的台灣車友會因為大陸的機車有脚剎就要取笑一翻,覺得有點不解,試想大陸相當多人的機車是檔車,習慣了檔車,真的會比較習慣踏板車[速克達]也會有個腳剎,有那麼可笑嗎?而且腳剎版本是可選的。

不用管別人怎麼看 , 套一句台灣本國常說的 : 自己騎的爽最重要

問題二:大陸生產的踏板車好像沒見到有把油箱前置的,可能是落後吧,油箱前置是為了多座位下的置物空間嗎?那前置之後會不會擔心出現碰撞時先撞到油箱?我比較笨,不知道油箱在哪。

各家設計理念 , 無法回答 !

問題三:也是踏板車,大陸現在很多新生產的車型,後避震都用單條的,我估計是生產成本的原因吧,怎麼到了台灣車友的眼裡就一定是偷工減料了?如果可以減了成本又不影響使用安全,在大陸這個消費水平,當然是比不上台灣省了。

若分析問題的角度是狹隘的 , 那分析的結果不一定是正確的 . 台灣3大機車廠最暢銷的是光陽豪邁奔馳系列 ' 三陽新高手系列 ' 山葉風光系列 . 全部都是單後避震車種 . 不是所有台灣國人都認為它國生產的單避震機車是落後的 . 貴國也不用太感冒其他國家的人怎麼看待 !

台灣的速克達的確不錯啊,我們都很願意學習,其實也很想買到你們的車,可惜買不到。台灣的kymco,sym之前不也是從日本車學習過來的嗎,現在的G5和FT也做得很好了啦,如果中國大陸沒有垃圾政府的禁止摩托車上路的白癡政策,大陸能追上台灣日本的機車也是指日可待的。

不知道是不是台灣從小教育的關係,發現很多台灣什麼事情都非要看不慣大陸,雖然我們的教育也會有抵台灣(說是中國的),可是也不至於像你們那樣反感吧,真感覺看到mobile01有關大陸的任何事就非要讓我心酸一樣。

如果一國的環境政策 ' 工業發展的遠光夠遠的話 . 就應該把目標放在非燃油內燃機的交通工具開發上 . 應該全力發展電動交通工具為首要目標 . 這點 貴國主政者不知道是否有此眼光 ? 另外 , 佛家常說 : 因果 ! 凡事有因必有果 . 如果沒有辦法拋棄自以為是的成見 , 理性的對待別人 . 那永遠也跳脫不出仇恨的輪迴 .

大陸的速克達我有騎過,外型學得很快,但速克達的骨子和外殼,似乎沒一兩年就容易零零落落
不排除是某些縣/鎮的路比台灣還爛所造成的...不少新開的路還沒舖柏油...也得騎..

在大陸機車若要騎久一點,還是得買輪子較大的檔車才比較耐用。

而大陸還有速克達型的三輪摩托車,聽說好像免牌,就不用考照了!
本來有考慮在大陸買台來代步,要不然考照實在麻煩..後來沒待久的打算,就沒再考慮了!

三輪摩托車主要是載人、載貨、殘障、不太會騎機車(老人)騎的...
有倒車檔,後座又大又寬,不用跨坐,還有遮風避雨的車型,
而台灣給殘障用的機車,都還是要用普通的機車,另再加上兩個輔助輪,總共就四輪...


另外,大陸的電動腳踏車可是不少滴...套件也不少,
大概是台灣有駕照就騎機車/開車,高中國中生騎腳踏車,再來就是休閒運動時才騎腳踏車,
所以,以代步為主的電動腳踏車就沒市場...
說到環保節能....台灣在電動腳踏車部份的比例還不如大陸吧!?

FlyNews wrote:
大陸的速克達我有騎過...(恕刪)


在廣州已經沒有機車了,是禁止上路的,但還會有很少的三輪機車,是殘疾人專用的,也是要考牌的,但實際上是不是一定是殘疾人在開這種車我就不知道的。
在大陸禁止機車上路的城市,肯定是電動車多過機車,電動車也不合法(政府認為),衹是電動車就算被沒收了,也不心痛。

雖然大家都說不可笑,還是有人在諷刺。

大陸雖然冒牌貨很多,但是想要好的還是有的,說到機車,其實中國yamaha的產品相當的不錯(質量而言),哪裡都會有冒牌貨,我不管街上面是不是看到電動的GTR(雜牌冒牌貨),如果我喜歡真正的GTR,我還是會買。

現在新勁戰香港賣至少要HKD25000,換成新臺幣至少也到80000吧,就是說再運到大陸,還不止這個价。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想得到更好的東西,付出的比你們多得多。

黑色北極熊 wrote:
2:我看過從前面加油的機車~前面撞到扁了快一半,可是我卻沒看到地上有油,油箱應該不在前方吧。輕微的車禍應該不致有什麼影響啦。況且如果撞的很嚴重,人也都飛出去了,這時候誰還關心油箱~


現在知道了,油箱在腳下面了,我之前也在想應該是在這里,不過不確定。其實我想的是撞到油箱會著火或者引起的危險,這也是安全問題,當然要關心一下。上個星期就有一對夫妻騎檔車撞到貨車,被卡在車底,油箱著火被燒死的。

我還想問呢,台灣有沒有速克達的比賽?
想問的速克達比賽就是下面的,好過癮,又不用在街上亂飛。

wacky wrote:



在廣州已經沒有...(恕刪)


左前置加油孔~油箱位置確定應該是在你的左膝至小腿位置,反之,就是在右側。

我在我說明維修手冊找到的XD

有考慮從香港騎回去嗎~省下運費
未滿18歲請在父母指導陪同下與本人聊天 本人非專業聊天人士 不承擔主動找話題 主動打招呼之義務 謝絕三問一答制 謝絕在聊天時使用"喔""

aglow wrote:
有考慮從香港騎回去嗎~省下運費


香港很近,皇崗過去就是落馬洲,如果自己去香港買,估計要開大飛晚上飛回大陸,要不就是游泳回來了。可能澳門還優惠一點,好像新勁戰macao是17800左右吧,換成NTD也是58000了。澳門也很近,從拱北走路過去。可是就是會有攔路虎要收過路費,至少要車价的50%。
石越 wrote:
1.應該只是習慣性的問題.在台灣沒有速克達是有腳煞的!
2.也有機車的油箱是後置的.像是JOG 50的就是.應該是設計上的問題或是為了空出大的置物箱空間吧!...(恕刪)


以前很老的車型是有腳煞
JOG 50是以前很老的車型
wacky 大大您好!
歡迎來到 Mobile01

我覺得還是澄清一下比較好
其實多數台灣人並不會排斥大陸啊
我想您看到的只是少部分類似「憤青」這類的網友吧
就像有些大陸網友也成天酸台灣
讓台灣人認為大陸人民一定痛恨台灣入骨是一樣的
不過大大不就願意敞開心胸與我們交流嗎

您說台灣教育上可能會灌輸一些反共思想
我是 1986 年出生的
至少在我的學習過程至今
都還沒遇過這樣偏激的師長
而父母親那個年代的學習過程中或許有可能被灌輸這種思想
但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也不會對大陸有敵意啊
我想說
人民的思想並不見得與政治相同啊!
只怪上一代的紛爭造成現在這種局面了

如果大大再遇到逢大陸就罵就酸的台灣網友
那真的是那些網友太沒素養
請別放在心上啦
噢~對了
我的摩托車也有腳剎車喔!
問題123!我想大家都講的很清楚了!!
會歧視你們的畢竟是少數!!
如果我看到的話 我也會笑!!但是絕對不笑落後~會笑說怎麼那麼可愛!!我也想騎看看...
看有沒有小時候坐老爸的偉士牌的那種感覺...

至於嚴格說起來也是你們自家政策問題!!
當真要怪請自己招集全大陸車友去北京政府抗議吧!!
因為你在這邊說這些我們身在台灣也不能做啥!!
頂多提供些好的意見讓你們去跟你們自家老大商量!!
相信01上會有很多賢人異士可以提供超寶貴意見低!!

或許我們有歧視你們某些事情!!
但是幾乎都是對事不對人...
而且你們經濟快速成長我們也沒辦法笑太久了...

可是在國際上你們幾乎每個人都歧視我們不管人事物~我們還不是這樣過?
所以看開點吧!!在說下去就是<<禁忌問題>>了 !!
勇敢去向政府訴求吧...


wacky wrote:
就是說再運到大陸,還不止這個价。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想得到更好的東西,付出的比你們多得多。...(恕刪)


香港可以直接到大陸吧!
如果您真的喜愛速克達 可以嘗試從香港騎上去阿...
假如我是大陸人然後路上夠安全且政府允許的話...
且我時間夠的話我會這樣做!!當作在台灣的環島一樣享受騎乘的樂趣~~
但是實際上能不能 就看你們當局是怎樣規定的囉...


wacky wrote:
上個星期就有一對夫妻騎檔車撞到貨車,被卡在車底,油箱著火被燒死的。


會燒起來應該跟油箱設計沒關係吧!!
油箱不管在前面下面還後面!!只要漏出來且遇熱 該燒的都會燒!!

至於比賽 澳門不是有再辦??
不管場地還是啥都比台灣的好很多吧!!
應該沒錯吧?

台灣在這點就輸給你們啦~
所以各有好壞囉...


daniel0922 wrote:
wacky 大大您好...(恕刪)

HIHI
我也是1986滴!!

至於腳煞說真的現在還是每台車都有阿...
只是使用頻率很低就是了.....
當情況危機雙手煞車按死還沒有法停車時...
這時候不是跳車!!就是使出全車最高級的配備 <腳煞>...
相信很多人快種田時都會使用這種煞車...
所以這還真是落後阿...用好幾千年的產品了不是嗎?
^^
wacky wrote:
我在大陸,未到過台灣(算廢話嗎),希望可以到吧,我有幾個關於機車的問題,呵呵

問題一:看到很多地方的台灣車友會因為大陸的機車有脚剎就要取笑一翻,覺得有點不解,試想大陸相當多人的機車是檔車,習慣了檔車,真的會比較習慣踏板車[速克達]也會有個腳剎,有那麼可笑嗎?而且腳剎版本是可選的。

這是改良,會把踏板煞車轉移成左手拉桿

曾經有一個賽車手,腳殘了還想比賽,所以車隊開發出來的
wacky wrote:
問題二:大陸生產的踏板車好像沒見到有把油箱前置的,可能是落後吧,油箱前置是為了多座位下的置物空間嗎?那前置之後會不會擔心出現碰撞時先撞到油箱?我比較笨,不知道油箱在哪。

絕大部分擋車也是油箱前置,也沒有這個問題,別大驚小怪
撞到東西就一定會爆炸燒起來那是好萊塢電影的專屬特效
wacky wrote:
問題三:也是踏板車,大陸現在很多新生產的車型,後避震都用單條的,我估計是生產成本的原因吧,怎麼到了台灣車友的眼裡就一定是偷工減料了?如果可以減了成本又不影響使用安全,在大陸這個消費水平,當然是比不上台灣省了。

在大陸,買個速克達,一般是3000~8000RMB,約NTD12000~32000吧,對比相似外形的車,例如台灣的勁戰至少賣NTD80000吧,對應大陸的迅鷹RMB8800,約NTD35000左右,又例如GTR,不知道台灣多少錢,大陸就有相對的車型飛鷹車爽,RMB8000,約NTD30000左右。[地址]也有,大陸輕騎鈴木的韵彩,不過改得很中國化了。

台灣的速克達的確不錯啊,我們都很願意學習,其實也很想買到你們的車,可惜買不到。台灣的kymco,sym之前不也是從日本車學習過來的嗎,現在的G5和FT也做得很好了啦,如果中國大陸沒有垃圾政府的禁止摩托車上路的白癡政策,大陸能追上台灣日本的機車也是指日可待的。

也不是說偷工減料,而是根本用錯誤知識去造車

大陸有些機車論壇內容對宗申集團的糟糕車也是無言...

ex:沒撞到東西輪框會斷掉的神車、里程6000公里斷成兩截的車架

...說真的,叫那些工程師重修機械系才是,材料不是越強越好

不同特性的材料互相搭配才能造出一台車

大陸有大量資源這項優勢可以壓低成本,但是不懂得學也沒用



後懸吊系統大略分中置(and中置多連桿單避震)、雙避震、側邊單避震

而普遍使用側單避震是成本問題,用在居家代步用途的低階產品上

使用雙避震是為了接近中置避震的效果卻又不想增加太多重量的折衷作法

中置避震是最最穩好的,開發費用也是最高的,產品出來當然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上

速可達很少用,除非車廠賺飽了有多很多的開發費用...
wacky wrote:
不知道是不是台灣從小教育的關係,發現很多台灣什麼事情都非要看不慣大陸,雖然我們的教育也會有抵台灣(說是中國的),可是也不至於像你們那樣反感吧,真感覺看到mobile01有關大陸的任何事就非要讓我心酸一樣。

源自於香港來台灣的八卦媒體-蘋果日報帶起的潮流所影響的

造成記者沒寫出不是普通誇張豪洨的文章就不能在欄位貼上自己的文章的狀況

而思考能力比較弱的就很容易被這些資訊影響

加上被惡搞過的台商、歐美商人,很少人對大陸有好印象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