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支持國道計程收費合理化

過去短途車輛完全沒被收到錢,而尖峰時間總是都會區短途車輛最多。
基於公平使用者付費的原則,把之前短途沒收費的補收回來,長途的收費則是差不多,
我不認為國庫一定只能收一樣多的錢。


Passenger wrote:
沒問題!!我支持!!

不過我不支持給沒良心的財團從中謀取暴利.....

遠通退出收費系統我才有可能支持~~


所以我才說

背後龐大的財團利益

要請高公局自行買單

用路人只需付

合理化的過路費

也就是以前多少營收

現在多少營收

我只相信~越是混鈍不明的東西~越有從中作怪的機會....

dnhri wrote:
我只相信~越是混鈍不明的東西~越有從中作怪的機會....


所以

公佈營收

讓大眾一清二楚
我想應該是以最近距離算吧!
台北捷運就是阿!
某次女友從文湖葫洲站,
坐到南京東路站,居然發先比坐到忠孝復興站還貴?
不是明明少坐一站嗎?
跑去問站務人員發現,因為繞南港再到忠孝復興的距離,
會比從葫洲做到南京東路近,所以坐到忠孝復興比較便。

而且他一定只能再交流道設置機器管理啊!
遠東爛機器過收費站都快都不到訊號了,何況是高速公路隨便都一百多公里時速,
不會拿錢砸自己的腳啦!

但是我覺得0.9還是太貴了! 我猜政府機關一定有預估,
現在一上高速就要收費,所以會有部分車不上,
為了維持收支平衡,所以把每公里價錢上調。
真是

latouwlee wrote:
但是我覺得0.9還是太貴了! 我猜政府機關一定有預估,
現在一上高速就要收費,所以會有部分車不上,
為了維持收支平衡,所以把每公里價錢上調。
真是


公佈營收就知道有沒有平衡了

對吧~

你錯了 wrote:
公佈營收就知道有沒有...(恕刪)


突然想到一件事,總營收要一樣..
那遠通要賺啥呀??
那該不會是...高公局 總營收假設是200億
遠通要賺20億,
Total 是220億來算吧.orz...

看總營收????過路費全是收到國道基金裡....國道基金除了要支付國道日常保養..拓寬外..還有其它國道的新建工程...目前還是負債狀態...不調高費用就很偷笑了..
國內第一條高速公路中山高,自一九七八年全線通車後,至今已經將近三十年,外界質疑在多年收費下,建設成本其實早已回收;立委也提案要求政府研議停收或減半徵收中山高速公路通行費。然而國內高速公路的通行費是作為養護現有國道,以及新建國道的國道基金之財源,若單以中山高的建設成本已經回收,就要停止收費來看,則後續國道建設的財源籌措將出現困難;即使由政府另撥建設經費,也將排擠到其他建設支出,影響層面不小。


國道基金 目前財務穩健


現有國道除了中山高(國道一號)、二高(國道三號)之外,還有國道三甲線、未全線通車的國道五號(北宜高),以及東西向的國道二號、四號、八號、十號等共八條,但是只有中山高與二高有收通行費





國道基金設定由一九八七年至二○三七年,自償率原為七五%,其後提高為七八%,由國庫補貼二二%,預計二○三七年以後,通行費收入就可以完全支應國道養護與建設的支出。一九九四年以後國道基金陸續納入二高、二高後續、北宜高、蘇花高等建設計畫,並依原有財務規劃執行,至目前為止國道基金營運尚稱正常,亦合乎預期財務計劃目標中運作。國道基金因為承接原北二高及二高後續建設公債與短期借款,因此處於負債情況;而從去年度決算業務收支情形來看,業務收入約三四三億元,業務支出為一六二億元,業務剩餘約為一八一億元(用來支應國道興建與債務償還之用),財務狀況尚稱穩健。


停止收費 影響其他建設


單以中山高來看,從一九七五年通車以來至二○○五年止,通行費收入共約二千六百五十七億元,成本部分,包括興建成本、維護管理費用、高架拓寬及交流道增建等,加上利息支出,總共約二千一百七十六億元,收入可說已經能夠完全支應成本支出。

然而,未來的支出也必須考慮在內,包括中山高本身機場支線拓寬、五股至楊梅段拓寬、橋樑耐震補強(因應九二一地震後,耐震標準提高)、橋樑重建等工程,費用預計共約一千八百一十四億元,還必須加上每年平均約四十億元以上維護支出;因此就算目前中山高部分,財務有四百多億元的盈餘,仍無法在兼顧未來國道建設與養護下,還能降低收費標準。

至於二高部分,建設總經費高達近四千五百億元,但至目前為止,通行費收入還不到四百億元,其餘部分除了繼續收取通行費之外,仍需仰賴中山高的通行費收入等支應

因此,當初規劃興建整個國道路網,財源由國道基金支應,並無法獨立討論中山高是否能夠不收費,因為會影響到整體基金的運作情況;尤其,目前正值國道興建高峰期,更需中山高之通行費收入來償還債務、利息及建設費用。

借道增多 降低運作效率


如果中山高停徵通行費,根據高公局評估,將造成國道建設財源短缺,不僅之後要以債養債,還必須調高二高與北宜高的通行費費率。以二○○六年度預算案為例,如果中山高今年開始全面停徵通行費,將減收一四一億元,在當期剩餘降低,資本支出不變下,資金缺口將達一三六億元。預計至二○一三年,負債將會接近四千七百億元,光是利息支出就要二九○億元,二○一四年開始就必須以債養債。
至二○三七年通行費收入將少收約五千三百億元,國道基金的自償率也將由七八%下降至五八%,每年業務剩餘將不足以支付利息及資本支出;若需維持目前基金之自償率且於二○三七年基金財務達到平衡,必須調高二高、北宜高的通行費率二.三倍,也就是小型車的通行費必須調至九十二元、大客車一一五元、聯結車一五○元。否則,國道基金將面臨破產的局面,最後還是由全民來負擔。


若是減半徵收,影響當然相對較輕,但也只是減輕一半而已,國道基金仍須面臨破產,或是調高通行費的選擇。


此外,中山高若不收費,將使短途旅次借道比例增高,也就是都會區的用路人也會考慮走高速公路替代平面道路,容易形成交通尖峰時段壅塞,有礙中、長途旅次正常使用,降低高速公路整體運作效率。況且,基於「使用者付費」的社會公平原則,高速公路的興建與養護費用仍須由用路人繳付通行費來支應,否則,就會如交通大學土木系副教授黃玉霖所說的,將造成東部人補貼西部人(目前東部尚未興建高速公路)、窮人補貼富人的不公平狀況,也將會排擠到其他建設的預算,影響國家整體資源的分配。

louis02 wrote:
突然想到一件事,總營...(恕刪)


為何財團的利益要過路人買單?

這不妥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