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北市基隆路與忠孝東五段經常塞車問題


hansarp wrote:
個人覺得應該讓他塞久...(恕刪)


同意

我自己開車時因為行人我也願意等~
因為這是他們的權益,你是右轉車尊重行人的路權是應該的

那邊會塞是因為小黃(還有些沒品的駕駛人)不願意等~喜歡內線切外線右轉也擋到變好多排
當綠燈時,正常行駛的直行車就跟他們搞再一起了
甚至騎摩托車的朋友也不得不往內線移動~最後就是亂啊

還有這不是建不建陸橋的問題~因為行人不願走
以前火車站館前路不設欄杆時有多少人喜歡強行穿越.....這就可見一般
蓋了陸橋要民眾走~會說擾民
蓋了電動陸橋要民眾走~會被有心的議員說是浪費公帑
蓋了地下道~有人滑倒會要國賠,甚至說有狼群出沒治安死角

民眾行的教育才是重點~不管開車走路都一樣
我在法國待過一陣子,
發現那裡的行人穿越道不是剛好在路口的直角上,
而是在離直角再深入五到十公尺遠的地方。

這樣做的好處是,
右轉車可以完全轉過去到垂直車道上,然後慢慢等待行人通過,
完全不會擋到後方直行車流。

郝市長最近很多措施都是學巴黎的,但這個對行人(行人不用走天橋地下道)/車輛(讓車流順暢)都貼心的措施卻學不到,很奇怪。
hansarp wrote:
個人覺得應該讓他塞久一點,憑什麼為了車輛犧牲行人權益?...(恕刪)

你會不會過度曲解樓主的意思啦?
又不是在反對禮讓行人通過。

在忠孝東路準備右轉基隆路的車輛常常因為禮讓等待通過的行人而卡在路口很久,
後方的直行車輛常常因此被擋到...動彈不得,
設置天橋可以有效率區隔行人和右轉車輛的車流,
忠孝東路、基隆路口就不會那麼塞。
hjfrank wrote:
設置天橋可以有效率區隔行人和右轉車輛的車流,
忠孝東路、基隆路口就不會那麼塞

在那路口要設置天橋並非您想像的那麼容易
特別是在捷運2號出口旁那棟大樓及人行道,狹窄的空間又要設個樓梯
而且基隆路又是奇怪的設計,偏偏一段一半在地下道一半在上面,二段那地方又是平面

改天來逛逛信義基隆路的天橋好了
當初那天橋設計為何會做一半
用燈號管制呢?

右轉燈跟行人通行燈不要同時亮

我也不知道耶

我住那三十幾年了

好像只有越來越塞
你大概沒發現台北市現在已經很少蓋天橋,現在很多有設天橋的路口,天橋下又有斑馬線及行人專用號誌。

要兼顧行人及轉彎車輛的通行,最好是在行人很多的路口,行人專用號誌不要完全跟紅綠燈同步,留一點時間給轉彎車輛通行。
我曾經在半夜2點鐘這個路口塞了20分鐘。
忠孝過基隆左轉要上麥帥的紅綠燈就堵了一長條的車。
路口的紅綠燈秒數長短有很大的問題。
其實小弟的重點是,全世界都會區會塞車是正常的,但不能因為要紓解交通而犧牲行人的權益,台灣的民眾總認為開車的最大,不斷的擴張轎車在路上的使用權,這是只有在落後國家才會有的現象,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近輛非必要時開車,或是緊縮買車的條件(例如:須有車位才能購車),如果都無法達到,就讓他塞吧。
另外,台灣塞車最主要的元兇:計程車、並排停車、紅線停車及公車,排除公共運輸(計程車、公車),8成都是一般駕駛人,就是指各位,各位就是元兇。
maxding wrote:
我曾經在半夜2點鐘這個路口塞了20分鐘。
忠孝過基隆左轉要上麥帥的紅綠燈就堵了一長條的車。
路口的紅綠燈秒數長短有很大的問題。

小週末和週休都會這樣啊...

您應該還沒看過更誇張的...
跨年夜的忠孝東路...
一樣往台北車站,車子還沒到,人就已經先"走"到了...

hansarp wrote:
另外,台灣塞車最主要的元兇:計程車、並排停車、紅線停車及公車,排除公共運輸(計程車、公車),8成都是一般駕駛人,就是指各位,各位就是元兇。

方便取向嘛...台灣就是方便當隨便
難怪拖吊車生意這麼好,車輛永遠都拖吊不完

--

以前也討論過台灣要學新加坡什麼車輛控管
但也不了了之了...因為很多地區沒車也不方便,路網又不發達

Bon Chat wrote:
我在法國待過一陣子,...(恕刪)
郝市長最近很多措施都是學巴黎的,但這個對行人(行人不用走天橋地下道)/車輛(讓車流順暢)都貼心的措施卻學不到,很奇怪。

因為台灣官員都只會學到皮肉不學不到其中的精神。
什麼東西都學一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